(安徽省六安中学,安徽 六安 237000)
引言:在以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非常注重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固定,且缺乏创新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教师过于依赖,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也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议题式教学方法,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把其应用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议题思辨过程中,加深感悟,内化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政治核心素养,最终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下文针对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利用议题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在结合议题探究、学习过程中慢慢的改变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议题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给予学生实际生活足够的关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经验的,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具有自身的生活体验,教师在设计议题时可以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其中可以反映教材内容的部分进行挖掘,挑选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熟悉的话题,并融入教材内容,设计成为具有针对性和合适性的议题。通过这样的议题,使学生可以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实现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讲解“多彩的消费”时,其中有一个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议题:金钱是天使,还是恶魔?要求学生以辨析探究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有的学生觉得金钱是天使,因为有了钱以后可以对生活消费进行满足,还可以使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有的学生觉得金钱是恶魔,因为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有的人因为过于追求金钱失去了理性,甚至走向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通过这样生活化议题的创建,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自主思辨和探析,还可以使学生正确、理性的面对金钱,实现教学目标。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对国内外发生的热点信息进行了解。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该特点,对新闻媒体信息进行关注[2]。身为高中政治教师,在面对各种类型的社会热点话题时,不能仅仅持有围观的态度,还需要提升自身的政治敏锐度,对热点话题中蕴藏着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运用,把其作为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以议题为中心,对政治知识进行思考和内化,进而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可以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讲解“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时,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娱乐热点新闻:小崔的举报真给力:影视业向天价片酬和偷逃税宣战,设计议题:小崔是否应该对某女明星偷税漏税行为进行举报?指引学生以议题为中心进行讨论学习,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关系进行探究。在该议题中,某女明星需要对纳税的义务进行履行,纳税属于公民应尽的义务。通过对议题的讨论,学生们可以发现公民行使自由权利需要基于遵守宪法与法律,对国家利益进行维护是我们每个公民需要尽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最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先进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等,把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呈现给学生,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人物、情景、事件等呈现给学生[3]。在情境中对议题进行创建,使学生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动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水平。
例如,在讲解“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建国大业”的影视片段播放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呈现,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紧接着,教师可以把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在该过程中,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对议题式教学方法进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能力。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利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很少留给学生讨论和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的政治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想要有效解决该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议题式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利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和辩论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可以在扎实掌握政治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政治综合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