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实验小学,河北 邢台 054300)

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接受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所以现在要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动力。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够熟练掌握的内容,即使教师做简单的引导,学生也足以将课堂要求完成的很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有效果的。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谈几点策略。

一、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价值

随着小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强,特别是自主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仍然突出,因而应当更加高度重视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一方面,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有助于形成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体系。通过将课堂教学与自主探究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而且也能够发挥自主探究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作用,进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有效发挥,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另一方面,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由于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更有效地发挥引导功能,同时也要为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不断提升。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得到有效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学生日后更好地学习语文特别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二、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科学对策

(一)提出问题,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学生就会自发地产生学习以及自主探究的欲望,并开始渴望快速地解决问题,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答案。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生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设计出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自我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语文。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要提出适当的问题来吸引学生,来调动起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增色。

(二)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是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而且情境化的语文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这就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途径。例如在学习《太阳》一文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太阳”是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所以教师在情境选择的范围上就会相对阔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在早上上学的时候看太阳,和下午放学回家时看的太阳有什么异同,这样引导式的情境思考模式就使学生在不自觉中产生了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思考,无疑是在语文课堂中营造出了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小组密切合作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有秩序的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之间合理安排做成互助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竞争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语文课堂上少不了朗读,教师便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探索课文的中心思想,找出最合适的朗读方式,并且让小组成员进行展示,然后各个小组进行竞赛。以这种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探讨,对于学生而言十分有意义,挣脱教师给课堂加固的绳索,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自我发挥,积极探索,这在无形之中就让学生形成了进行自我探索,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师生多加沟通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课程教学中,已经会出现比较有难度的文言文的学习,因为小学生对于古文、文言文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有些文言实词的学习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方法进行释义,但是部分文言虚词的词义就比较具有争议,所以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时刻沟通过交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及时的掌握,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问题。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否顺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对自主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目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落实“新课改”,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使学生学习这个主体、教师教学这个主体“两个主体”的作用进行深度融合,努力形成相互促进、互相作用的良性教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