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存在的障碍及策略研究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福建省古田县第一中学,福建 宁德 352200)

我国高中体育传统教学方法延用了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教学的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理解不深刻,对于体育学习缺乏兴趣,导致体育教学就是学生放松的课程。为此,有必要对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改变,提高其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兴趣。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提升,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不合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东西非常少,例如一些教师使用的课件是一-些比较落后的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提不起兴趣,而且,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得不到提高。此外,教学工作缺乏一定的连续性,许多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学习过“三步上篮”,但是在高二和高三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仍会教学生学习“三步上篮”,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和衔接性,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近几年,国家积极倡导教学体制改革,倡导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其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其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非常有帮助,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高效,学生在高中三年中,能够学习到具有连续性和提高性的体育知识,对学生末来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二、有关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对于高中体育专项化概念的错误解读

在当前具体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育实践当中,教育工作者往往把教育部门规定的正常体育教育与专业体育人才输出混淆,错误的把体育教学专项化当成正规的体育人才教育的教学目标,进而“事不关己”较少或删除了体育专项教育。与此同时,在专项化教育执行中,学校开展的项目多而杂,轻视了教学品质和引导“健康第一”的目的,从而让教学项目效率低下,没有完成正常的教学目的。

(二)对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育人力储备不足。

如果体育专项化严格按照教育改革执行,那么具体执行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然而,我国在体育教师专业人才储备方面,仍处于滞后状态,对于专项化的技能掌握还不到位。科学储备专项化体育教学人才也是当前面临问题。

(三)支撑专项化体育教学的理论仍存在欠缺。

当前,由于区域化教学的方式和特点不同,学校仍没有统一的、可全面普及操作性的教学纲要和课程教程,教育工作者只能按照教育目标制定教学进度和内容,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对于专项化执行后的效果评价也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实际教学效果有待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挖掘。

三、有关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探讨

(一)正确把握体育专项化教学实质。

高中教师团队要正确理解高中体育专项化的教育目的,正确理解体育教学实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项化体育教育是一项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协助实现体育教学既定目标,促进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积极参与,更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高中体育专项化,不是正规的培养体育人才,所以需要教师正确识别教育的核心,避免教学上的偏差。

(二)补充专业化体育专项化人才师资。

对于高中体育专项化人才师资储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教育工作者在从业前对专项化教学有意识的培训,强化教师在专项化教育方面的知识漏洞,丰富基础理论知识,为从业后理论和实践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2)完善专项化体育教师在职期间的专业教学培养,针对教学师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表现,查漏补缺的完善专项教学技能培养。

(三)完善现有高中体育教学理论。

完善现有高中体育专项化教育首先要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入手,保证后续教学活动正确有序的实施。对于教育单位在制定具体教学大纲时,必须综合考虑体育教学特点,明确后期执行的教学任务。同时,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必须明确,体育专项化需要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适当的分层教学、梯度教育有利全体和个体的体育目标实现,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实际身体素质和爱好,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项目。

四、结语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运动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要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使用专项化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手段,其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帮助也更大,让学生能够提高体育专项能力,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积极吸取经验,进行总结,不断完善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