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升农村初中思想德育教育有效性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温巴什乡开外孜力克中学,新疆 拜城 842300)

初中生的思想德育教育是农村中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工作,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独立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项长久的工程,也是国策民安的一个重要使命。纵观我国现在农村中学的思想德育状况,迫切需要对农村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做一个新时代的四有新人。下面主要从农村初中思想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阻碍入手,探讨提升农村初中思想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农村初中思想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阻碍

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途径更为广阔。而且还使得学生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发展,思想变得更为复杂。农村学校现有的德育教育模式,对于当今时代的初中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无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传统德育教育方法过度重视道德理论的约束,但是对于道德行为的养成却持忽略态度,整体教学存在过于空洞的问题,倾向于说教,忽略教师基本的言传身教,从而对农村初中思想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产生严重阻碍。此外部分农村学校并未单独设置思想德育教育课程,简单的将班主任的班会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导致班会和德育教育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农村初中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严重阻碍。

二、提升农村初中思想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深入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德育需求

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的学生属于单亲家庭,有的学生一直被父母所宠溺,有的学生出生寒门,也有的学生含着金钥匙出生。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或细微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思想德育教育过程中,不应当对所有学生套用相同的处理方法,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教师在开展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时,要确保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确保其所处的学习环境平等、公正。如此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相关课程,要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

例如,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需要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感知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认真观察不同学生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确定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并将其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二)将思想德育和学科教学合理融合

1.结合主题阅读开展思想德育教育

教师需要结合农村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主题阅读材料,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要求学生背诵《诗经》、《弟子规》等,要求学生朗读《论语》、《礼记》等,通过此方式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构建良好的班级主题阅读氛围,引导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到经典文化阅读学习中,为农村初中生的修身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通过“经典诵读黑板报”的方式,设置相应的宣传栏,宣传学生们的经典诵读心得体会,在班级甚至校园内营造强烈的经典文化氛围。可以采取每周设置一堂经典诵读课的方式,并结合家庭教育,与家长共同落实经典诵读,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道德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优秀的思想品格。

2.结合校本教材开展思想德育教育

农村初中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在充分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通过此形式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优秀的道德品格,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校本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评价者在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并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与自我发展,而且由于评价活动是在民主、积极、友好、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所以被评价者可以更加愉快和主动的接受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让评价双方都能够通过此有效的互动评价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思想德育教育方法

互联网时代下,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准确把握当前时代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基础创新思想德育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提升。互联网上存在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此类教学资源入手开展思想德育教育工作,紧跟网络时代发展步伐,结合农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思想德育教育。

例如教师自身需要深入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要能够在思想德育工作中,熟练应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按照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建立相应的专属德育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思想德育相关的文章,吸引学生在其中自由的交流和讨论,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格,提升其网络道德素养。

三、总结

思想道德是由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构成的社会活动,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身心健康发展能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直接且显著的影响。由于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绝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积极在学校中,充分体现学校在农村教育中的重要性。思想德育作为促进人格发展的根本,必须要从学校方面强化思想德育教育工作,让每一位农村初中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优秀的思想品格,以有效的思想德育教育,为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