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甘肃省康乐县上湾小学,甘肃 康乐 731500)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延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追求创新与升级。教师采取丰富化、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与策略有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们的数学兴趣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1]。实事求是的讲,在应试教育全面转化为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的确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有部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厌学心理和抵制情绪。面对这种教学窘境,教师必须要能够充分了解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需求与学习兴趣,采取有的放矢的优质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真正意义上的重新爱上数学,全面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解读当前小学生们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两大原因

(一)心理因素造成小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们普遍年龄较小,并且缺乏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2]。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小学生们恰恰缺乏这两种思维能力,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不同的困难与问题,加之心理因素较为脆弱,无法承担太多的压力,致使小学生们的逐渐失去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差强人意。

(二)环境因素造成小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客观来讲,新时期许多小学学校极为重视小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也就是说将学生们数学分数作为数学评价以及衡量小学生们数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这种错误教学理念和方向下,教师经常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题海战术”,较为频繁的进行各种各样的数学测试,此种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无疑让小学生们幼小的心灵承受较为巨大的压力,致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基本体会不到任何乐趣,因此对数学学科滋生了较为强烈的厌学情绪[3]。

二、新时期有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三大策略

(一)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们自身具备贪玩好动的天性,对各类优秀活动和新鲜事物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们这一性格特点,为学生们组织一些丰富有趣的数学小游戏,激发学生们的数学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举例说明,人教版小学数学《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个丰富多彩且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算术PK 小游戏”。具体策略如下,教师首先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们按照数学水平分成几个小组,接下来结合本课数学知识内容为每一个小组出示10 道100 以内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在最短时间内算对全部题目为获胜者。显而易见,在这种趣味游戏教学模式下,小学生们不但激发了数学活动参与兴趣,而且有效提升了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竞赛的锻炼加强了对本课数学知识的夯实,并且有效培养了数学核心素养。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

当前阶段,想要全面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的利用先进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举例说明,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鸡兔同笼》一课知识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为小学生们播放一段有关“鸡兔同笼”的微课小视频,视频中用动画方式展示了本课知识的原理和内涵。学生们必然会对这种立体化、生动化的教学方式深深吸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在接下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开展也必将会水到渠成,流畅自如,让小学生们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三)教师应采用提问教学法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

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更加丰富化、开放化、多元化。教师应当积极采用不同形式的提问教学法,让小学生们充分感知到数学知识往往来源于生活,并且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而发自内心的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举例说明,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准备一些新版人民币的实体票样,并且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一些物品时需要付钱,也就是人民币。那么你们知道人民币究竟有多少面值的票样?最大面值和最小面值的人民币都是多少钱?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了解和掌握人民币一些基本知识的学生们必然会积极发言答题,而一些对人民币知识不甚了解的小学生们也一定会充满浓厚的兴趣想知道具体的答案。教师灵活运用提问教学法不但能够引导小学生们激发对一些数学问题与数学概念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数学学习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继而开阔眼界,全面提升数学学习的综合实践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力争让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全面激发,并且能够获得积极有效的综合培养,让新时期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