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十四中学,辽宁 本溪 117011)
在新的教育改革中,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如今的学习过程中,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以提出问题为基础,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所以说,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加强问题情境创设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语言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以语言描绘与其他直观手段结合运用,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实践证明,无论何种途径创设情境都必须与教学语言相结合,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可能创设教学情境。单纯靠直观的实物、具体的模型、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学习活动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而没有教师的语言贯穿其中,是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积极的情感作用促进学习活动的,因此创设语言情境是情境教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语言情境的创设还常利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谚语,它们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反映了某种地理现象和道理。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反映了我国河流的流向受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的影响。引入谚语,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讲“南极洲”时,设计了这样的引言:“同学们,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大象。”“那么今天老师带你们看一个长鼻子的大陆,同学们你们知道是那个大陆吗?”有些学生大声回答“南极洲。”在学习南极洲的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讲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们的感人事迹和他们的英雄业绩,激发学生对我国南极科考队员的壮举的自豪感和敬佩之情。接着教师提出各种耐人寻味的地理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索这个神奇的“冰雪大陆”的情境中。教师幽默、饱含感情色彩的话语利于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利于学生记忆南极洲的特征。
学生的学习往往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当新的情境与旧的结构类似时,在旧的情境中所学到的知识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求教师把知识镶嵌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做中学”,走出教室到生活环境中去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包括实地观察观测、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学生在“做中学”,不再是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而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动口、动手、动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亲历过程比追求结果更重要。因为地理事物过程本身就是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理解、建构,来获得真实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发展。如讲中国“三横两纵一弧形”山脉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这些山脉,讲到断层时,学生亲自做断层模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的功能,可以将十分遥远、看不到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情感效应。例如,在《长江》的教学中,引入时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长江之歌”。以视听结合的形式,在学生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痕迹,激发学习兴趣;以视听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的雄伟和壮阔,增强学习自豪感;以视听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学习的美感体验。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动机和探索未知的动机。再如,在讲述《台湾省》时,开始时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引入主题。结束时播放歌曲《想回家》引领学生进入台湾概况的情境中,感受台湾人民回归祖国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民族感。
实验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初中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适当加入一些小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板块运动”时,学生仅凭阅读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学习是十分困难的。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地理知识,教师需要创设实验情境,做一个关于板块运动的实验,这个实验不需要极高的准确度,大概表现出板块运动便可以。
首先,教师要拿两块木板,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板块,然后再用力使两个板块运动,将两个分开的板块联系在一起。实验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为什么会形成大陆,大陆又是怎样形成的。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并且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境教学和实验的确定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实际的学习需要,然后再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情境,为初中生提供一个生动、有趣的地理学习情境。在地理学习中创设实验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验情境学习中,学生可以得到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满足,在学习中寻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