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第一小学,江西 赣州 34120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上至国家领导、下达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体育教育。中华民族正在经历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体育运动是保证人民人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体育运动不仅仅能够改善人的体质健康,同时也可以给人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增强体制的手段,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体育社团的开展是学校鼓励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一种方式手段,社团活动丰富多样,能够在趣味中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研究学校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经过研究调查发现,虽然在教学体制改革背景下,很多的学校都开办了体育社团,但是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却并不乐观,很多的学生对参与体育社团的积极度不高,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一心只想提高学习成绩,而体育社团所开展的一些活动需要占用一些他们本该用来学习的时间,所以导致了很多学生对参与体育社团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学业压力日益增大,一天又一天繁重的课业任务使他们陷入在学习的沼泽之中,一心所想的只是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为未来考上一个好的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但是学生学业紧张,争分夺秒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常态。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于个人学习效率的影响是巨大的,仅仅是看到其浪费时间的一面。在学校老师没有给学生传导体育运动重要性的概念,所以很多的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身体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非常不利于体育社团的开展,同时对个人的体质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学习过程中的效率。
根据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学校的体育社团中大部分成员为男生,女生很少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男生的体质相对于女生较好,女生更应该多多进行体育活动,保持自己的体质健康,很多的女生由于放不开的缘故就不去参加体育活动,或者是本来就不喜欢运动,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多多鼓励班级女生在课余时间去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
研究发现,很多的体育社团指导老师都没有正确、科学的体育指导观念。例如田径社团(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传接球)、乒乓球(推挡)、足球(运球、传接球、射门),基本动作都没能落实,训练无章法,组织活动混乱目的不明。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应该针对这些体育指导老师进行体育基本技能的培养,了解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常识。
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人认为是由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超重、运动不足所导致的,但是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学生体质的下降不仅仅是因为学业的负担和运动量的不足所导致的,其背后真正成因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并提出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基础设计改革学校体育课程。此外,其他学者也都先后提出改革学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案。但是,从目前的数据看,单凭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手段,尚未能够改变目前高中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学校体育课程之外,应该有其他可应用的方法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而体育社团正是我国目前国情状态下、在学校体育课程以外,非常有效的一种干预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中国体育教育界的学者已经指出,社会化的、终身化的体育教育,其中包括体育社团活动,是有效弥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缺陷,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人类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促进了我们对人体自身的认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获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其中人脑的认知与情感等高级神经精神功能是重点中的热点科学问题。通过以往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情感认知功能发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经常运动的学生比一般不运动的学生具有更加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专注。一些学者专家在对高中生自杀行为的研究之中,在对高中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过程之中,发现体育运动减少也是影响自杀学生进行自杀行为的一个因素,足以说明体育运动在中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学者何秋华等人的研究结果说明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
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中,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Blackman 等人的研究结果说明女性小学生参加舞蹈社团的训练后会比只接受常规学校体育课程的小学女生具有更好的身体素质,例如更大的力量素质和更高的最大摄氧量,更低的皮下脂肪含量和身体脂肪含量比例,同时舞蹈训练还能改善这些女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