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方法与策略优化探究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1.赣州市水西中学,江西 赣州 341000; 2.上犹县黄埠镇初级中学,江西 赣州 341200)

班级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集合体,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实,班级属于学生的一种正式群体,教师管理班级需要考虑众多的问题和因素,更需要注重方法。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将简单的阐述初中班级的管理工作,并且探讨出适合的解决途径,期望对广大师生能够起到帮助。

一、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各种外界环境的恶劣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互联网带来了很多的优势,比如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随时了解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等,这是正面的影响。但同时也有负面的冲击,初中生的人格正在塑造,不健康的负面信息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还有家庭的环境,更能决定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对于单亲家庭和素质相对较低的家庭来说,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影响学生。还有很多的家长认为学生的各方面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家庭无关,交了学费学校就应该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而家长就可以不用操心。

(二)太过重视学习成绩的好坏

大部分教师往往会过于注重学科的学习成绩,导致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就会包容,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则会忽视,不重视人格品德上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只会用校规班规进行强行压制,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班主任总是不反省自己的做法,不转变管理风格,这严重的阻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导致许多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境界的进一步提高。

(三)班主任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这样才能产生公平。只有平等的处理班级内务,与学生做朋友,教师和学生只有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的推进班级的发展。教师不应为了完成学校规划的目标或者为了单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去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班主任只有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亲切感,才能更好的在班级里与学生进行交流,共同进步。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专业素质,想要更好的管理好班级,就要充分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不断地摸索与学习,对于管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应该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弥补缺陷,用个人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榜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学生处于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性格。由此便可以制定出相关的制度,需要要求学生去遵守。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一)班干部要有带头作用

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不仅仅要靠班主任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班干部的带头作用,班级管理工作复杂而繁多,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有限,是无法将班级管理尽善尽美的。班主任需要将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交给班干部,可以试着让他们去管理。不过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和纠正他们管理的不足,注意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是否合适,学生和教师共同管理,才能使各项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让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二)优秀的学生要有带头作用

每个班级中都有一部分相对优秀的学生,他们不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比一般的学生要更加的认真。这样的学生可以充分的增加本班级的竞争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人都想当第一,人人都想变得优秀,而这些优秀的学生正为其他同学指引了方向,这样也可以大大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四、从多方面树立榜样

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班会、早读、课间等空余时间,让学生了解正面积极人物的成功事迹,通过讲述他们励志好学、自信自强的人生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教育学生有集体意识、要团结友爱,努力学习从而取得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教师在平时应当教育学生做一个热爱学习、品行端正的人,教师多和同学交流名人事迹的观后感,为人处世的经验,面对困难的积极乐观精神。教师在平常也应当严格的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的日常学习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生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全面的发展。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想要在班级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气氛,就需要提升师生之间的亲密感。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不论是对成绩优秀的同学还是对待“问题学生”都应该平等视之。在平常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倾诉出来。这样他们就会将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倾诉出来,教师只要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班级管理的工作就会简单很多。

结束语

综上,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是复杂而又繁琐的,班主任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性格、家庭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管理,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同时发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配合,优化班级的管理策略,使班级管理的工作顺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