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实验小学,河北 邢台 054300)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是小学中年级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的要求。信息化教育资源对于生本课堂的开展有积极意义,把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看到课件很花俏,色彩过于鲜艳、亮华,分散学生注意力,或过于强调演示功能。我们在访谈和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师从网上下载的课件,不辨识这些资源的适用对象与条件,不分析这些资源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只要发现课件名称一致,课堂完全照搬。照搬来的课件没有静下心认真阅读、甄别、分析、提炼,更没有进行二次组织或开发。
有些数学教师在学习教育新理论以后,片面认为课堂教学都“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教学中不顾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片面贯彻这一理念,违背了生本理念,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基于资源的主导。
有些数学课上学生像看电影一样,只看屏幕,不看老师,使“师生互动”变为“老师表演”。有的数学课件只是纯粹把教案搬上屏幕,以“电子白板”代替“黑板板书”,上课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对其他教学手段置之不理,使课堂由“人灌”变成“机灌”。这样做只是简单应用计算机的演示功能,教师成为播放员,学生成为观众。信息化教学资源固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但有时欲速则不达。当学生思考这一页问题时,屏幕已经显示下一页内容,或者学生解题时,屏幕上显示出标准答案——解题思路、步骤、结果,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我们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方法不能绝对化、简单化,有的课整节课,黑板上干干净净,都用多媒体代替了。这样应用不仅使学生眼花缭乱,还削弱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感染力,阻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影响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发展。
当教师过多地把精力集中在课件演示之中后,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时间就会相对减少。这样会导致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下跌,所以在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时,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力的培养及基本知识、基本公式形成过程的掌握训练与口头表达训练,对学生今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喜爱,让学生转变对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偏见。小孩子喜欢绘声绘色的课堂,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来帮助教学的进行在授课时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点进行放大,用几分钟的带有娱乐性的导入可使学生更有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不仅活灵活现、动静结合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教学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比如,学生在学习“物体的平移”时,如果单靠老师口头讲述过于单调,此时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教学资源,老师可以用投影的方式来动态展现这个过程,也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一些动态的效果来丰富课堂。
好的课堂设计应该是重难点突出的,一节数学课知识点多,小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有限,老师应该树立重点、难点。教学知识点有比较形象的也有比较抽象的,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来有效进行重难点的不同教学,突出教学的重要知识点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小学高年级已经涉及到稍微复杂些的数学知识了,如果单靠老师的讲解,学生会难以理解难以想象具体的细节,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首先观察找出一些图像,在逐渐的理解课堂所要讲授的抽象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解决了教学的难点问题,让学生有效接受知识,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
老师在对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的知识输送后,应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一些联系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练习的合理安排,改变传统单一的老师问学生答模式,使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正因为有了这些信息化教学资源,课堂才变得丰富多彩,学生才变得充满智慧,教学效果才会显而易见,效率才会事半功倍。课题组全体成员应当继续深入探索,合理运用信息化资源,加强资源整合,谋求课堂高效率,追求以生为本下的学生学习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