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土官镇指挥营小学,云南 禄丰 651200)
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来说,数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们从身边的数学问题入手,培养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把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实际数学问题,与书本上的理论基础相结合,从日常生活入手,探讨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得更好的数学教学质量,是参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们应当考虑的问题。
小学生自身发育不成熟,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水平低,由于年龄小、阅历丰富少,社会生活经验的缺少,教师在利用生活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选择那些贴近学生实际体验的生活例子,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类,才能发挥其作用。其中生活经验包括与数学基础知识相关的部分,可以用进行辅助教学的。由此看来,利用生活经验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变得更加容易,但其前提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经验注入到课堂,也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生活经验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重视生活化教学方式,使教学变得更加通俗,学生也相应更容易的利用知识。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重视生活经验,还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引进生活经验,更加需要注重是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生活化教学方法要与课程主旨相贴合,防止出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目的相偏离,与生活化教学的宗旨背道而驰。小学教师要针对教学用语特别作出规范,将理论性强的数学概念用生活化语言表达出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使小学数学生活化,就是把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这也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最为很关键的地方。为使小学数学更加生活化,就要对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严格筛查,认真把握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重视每一个细节。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将生活化数学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整合教学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着清晰的逻辑和条理。除此之外,小学数学生活化就是将课堂上理论的数学知识或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更加容易接受,让生活中的经历服务于教学,生活化的另一方面是指将生活中遇到的知识转化为解答抽象数学问题的条件。小学数学之所以要生活化是为了让学生可以避免或减少对于数学枯燥乏味之感,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合理地分类归纳生活实例,对于不同的数学问题或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分类,将其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对应起来,同时将生活中的关键或者典型的实例进行总结。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一节时,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入到课堂上给学生们进行展示,从而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实行生活化数学教学还需要注重锻炼学生将想法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即让学生多实践、多练,例如在学习关于数量的单位时,为了让学生们对于厘米、米、毫米等的长度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或认识,可以让学生们用直尺或相关工具对生活中典型的事物进行测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思维和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就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化数学教学,除了需要正确把握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注重教学环节设计,它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摒弃传统,不断革新,从而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再单调和枯燥。教师通过构建某些与数学理论相对应的真实情景,运用生活化实例来达到有效传授知识的目的。教师必须注意的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善于思考能够将生活中的事例与教材相结合、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做出推广,从而构建独有的教学情景,最终将其运用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可以及时作出解答。将生活常见现象与课堂教学活动,最关键是熟练掌握书本内容。而在构建生活情景时,教师需要积极利用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将需要构建的生活化情景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身边的事例,以便于以后的数学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带动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激情,例如在上课时师生之间积极互动,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实际应用数学知识。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适当地增加与生活相关的作业,例如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或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中某一具体事物,然后画出它的三视图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通过这种生活化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学科,加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将小学数学变成生活化教学是一项重点工作内容,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把握生活中的事例,能够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设计数学课堂时,教师要注重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稳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