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职生家校合作共赢策略探究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七星关区中等职业学校,贵州 毕节 551700)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普通中学的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诸多的差别会让他们在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同。所以在对中职生的教育历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结合家庭环境的培养,形成家校合作 的一个模式,双方进行互通,就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思维独立,能力出众,习惯良好,三观端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进行有效的枢纽建立。

一、界定双方责任,促进家校合作共赢

家校合作虽然说是学校和家庭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来进行合作,但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双方依旧还是要各司其职,按照自己的身份给予学生相对应的教育方式。学校在学生的学识能力,眼界视野等能力相关部分进行主要教育,家庭则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注重生活知识和心态建立等生活相关的教育工作。

比如说,对于学校的领导来说,他们是家校合作关系建立的组织者和创立者,由他们来进行家校合作观念的提出,在家校合作的开展过程中观察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施性,便于下一步的活动开展;对于每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来说,他是与学生家长沟通最多的学校代表,所以班主任需要具备组织协调家校关系的能力,在学生知识教育方面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多与其他各科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也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家校合作中的“家”,他们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学习阶段他们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身心健康,习惯培养等方面的构建和完善。

在家校合作中学校的责任,学校主要有两个责任主体,一个是学校的领导上级,还有一个就是与学生的学校生活息息相关的班主任了;而在家校合作中家庭方面的代表就是家长。他们负责各自的职责,按部就班,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各方面提高能力。家校合作共赢的局面也需要在家庭和学校的各司其职中得到展现。

二、增强组织协调,促进家校合作共赢

班主任及各科教师是学生学校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教导者,他们需要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学校领导沟通,还要互相沟通,保证知识传授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所以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沟通桥梁。在家校合作中最能体现教师组织协调能力的就是家长会了。

比如说,开一场家长会,教师首先就要通过学生或者其他的方式通知到家长,让家长按时出席,同时教师要准备好在家长会上交流的主题,这是对教师语言协调能力的一种考验;其次,家长会的开展需要教师提前进行家长会活动的策划,对家长会会前准备、会场布置,会中环节,会后清理等工作进行详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师活动组织能力的考验。还有关于教师人际交往方面能力的重要性,在班上如果有学生在相关学科比赛上获得了奖项,教师需要明白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告知家长才最为合适。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在组织协调方面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中枢,起到连接学校与家庭的作用。教师自身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能够促进家校合作共赢的局面,也能帮助教师展现教师的风采。

三、构建沟通平台,促进家校合作共赢

家校合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其实是需要一个适当的平台。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家校活动,让学校和家庭都能参与到其中,互相交流,就中职学生的有关发展和如何培养进行探究。

比如说,学校可以进行教师深入家庭的活动,学校在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家访活动,让教师通过家庭访问的形式对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进行了解,感受学生的家庭氛围,观察学生在家的状态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及时的将家长不恰当的地方默默记下,在家长和教师独立交流的环节中提出并给出改正建议。

其次,学校可以根据一定的需要组织家长会,主题不同,目的不同,但是要加强家校合作的作用。对于刚入学校的中职生举办的家长会,可以安排家长进学校进行参观熟悉学校的基础构造,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环境;对于进校时间长,基本了解的中职生,开展家长会的时候可以主要讨论学生在学校的培育问题;对于即将要毕业的中职生,可以通过一些模拟情景让家长感受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竞争优势。

家校合作的成功建立主要是为了促进学校方和家庭方的互相沟通,交流。通过交流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家长熟悉学生在学校的状况,让学校清楚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教养,将这些进行整合就是学生完整的生活。然后,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在家校合作的推动下在各方面都能有所提升。

四、结束语

从上面促进中职生家校合作共赢的策略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培养一直在路上,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各种资源的帮助和整合。在学生的培养工作中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学生的培育工作中,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其他各界人士都乐于也善于提供自己的帮助,家校合作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其他的教育方法也应当得到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