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物资采购风险控制浅析

2020-12-08 04:42:47孙海利刘世一王磊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孙海利 刘世一 王磊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一、优化完善物资采购流程,建立制度标准

通过以上对于采购中的各个环节产生的风险的详细的分析结果,采取措施控制物资采购时面临的风险。就要求企业内部物资采购部门中各级工作人员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及内控意识。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一系列采购流程进行分析,有效的评判及处理可能存在或是已经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控制风险的产生。此时可以改进优化物资采购整体流程,使其趋于完善。也建立起相对应的标准,落实物资采购有关规章制度,更好的控制采购风险。

(一)采购计划风险

比如说在物资采购计划拟定时,针对于其中可能会产生的风险,需要考虑到国有企业内部如今的资金及物资储存状况,并且结合国有企业实际的生产运营状况及各种物资的消耗,做好物资的预算工作。考虑如何借由如今现有的库存,实现各项物资的重复利用,降低物资采购的数目,也减少其中产生的风险。

(二)请购环节出现的风险控制措施

要控制减少请购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可以通过构建起更为优化且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而减少这一环节中物资采购产生的风险。此时,通过将有关的采购业务分别交给多个部门进行管理,使得物资的应用单位以及物资的采购单位之间实现权责相分离,以防止多个单位共同参与到物资采购中的状况,厘不清其中各自的责任义务,在出现故障时,无法落实到单位及个人,使得工作人员产生侥幸心理,造成企业巨大经济损失。也可以在物资采购使用集中采购的方式,便于之后审批工作的进行。

(三)物资供应商选择时产生风险的控制措施

针对于由于错误的选择了供应商而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企业可以建立起更为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以进行招标或者是进行全面排查等方式,选取具备更有资质以及更好业绩的供应商供应对于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部分物资。为了减少供应商选择这一环节产生的采购风险,需要在确定供应商之前。考察供应商的对外信用、业绩状况、财务状况,由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以及企业管理等多个部门联起手来,卡好供应商准入这一关卡。在保证供应商各项条件都符合企业要求之后,才进入到物资采购的选择行列。此外还要求设立更高的标准要求,严格的审核进入到国有企业物资选购对象的供应商,对于供应商的注册资金规模、信用状况等进行严密审核,确保选择的物资供应商具备良好信誉及对外声誉,能够保质保量的提供国有企业发展必须物资。

(四)由于合同产生风险的控制措施

针对物资采购中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做好管理工作,由国有企业内部专门的经营法规部门全面掌握合同的签订及执行状况,注重合同内容的变更,防止产生经济方面的风险。通过罗列出与合同相关的结算款项,防止出现财务纠纷状况,并且由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实施的全程跟踪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及执行状况,判断合同中是否有违约及不法行为,如果存在,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这些不法行为,并且上报有关监管部门有关的信息内容,防止由于违约产生风险。

(五)物资验收,环节风险控制措施

在物资的验收过程中,也会由于操作不当产生风险,此时物资的库存管理部门需要在验收时严格的根据行业标准及企业内部设立的标准进行参考,有关的票据及采购合同等信息资料,检查物资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的是否符合要求,确保一切达标之后完成验收。并做好书面记录,填写入库单。如果验收时的物资出现质量问题,需要通知采购管理部门进行索赔处理,在付款过程中如果面临风险,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则需要制定出有关的付款管理体系根据物资的采购验收等一系列流程及环节,对于有关的票据及采购合同进行审查判断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合同内容有效减少,其中产生风险。

二、提高物资采购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物资采购环节不可谓不重要。因此,在有关的采购人员入职之前需要其具备相当的综合素质,还必须在采购人员入职前进行培训,并且定期开展在职业务采购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采购人员不断提高本身的业务能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法制意识,防止在物资采购时出现贪污腐败现象,提高整体采购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有效的监督检查,整体物资采购环节

原来国有企业内部物资采购时,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及严密性,必须落实管理制度,并且有效的监督检查方式,确保制度切实落实,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现象,此时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关的物资采购监督管理机制,实现物资采购全过程的动态化监督管理有效的分离生产部门及物资采购部门的相应职权,提高国有企业内物资采购质量水平。

总而言之,在国有企业采购物资时的一系列环节中都面临着众多风险,此时需要采取严格的控制及管理措施,合理的转移并且尽可能的规避产生的风险,或者是尽量降低风险产生的影响。此时,通过提高采购人员的防范意识,规范采购人员基本操作,有效控制物资采购时面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