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葫芦岛市连山区委党校,辽宁 葫芦岛 125001)
引言:一般来说,工商管理主要是指以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知识为基础,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运营以及内部行为进行管理。工商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有成本管理、经营管理以及营销管理等。现阶段企业的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系统的使用率较低,其次是信息共享程度不高,最后是信息化集成度偏低,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不断创新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模式,从而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所谓协同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以原有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基础,与企业的其他应用系统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各项工商信息的协同管理,并以此为基础为企业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依据,是一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模式。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监控系统等,企业可以通过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强对各单位的管理,其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决策支持模块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对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进行模拟,并提供各种信息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决策支持模块中包含着企业订单、生产能力以及产品库存等各种信息,同时也包含着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市场行情等。决策支持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结合定价模型和库存模型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1]。
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将企业各部门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进行整合,因此可以在系统上随时查看下属单位的经营状况,其中包含着销售量、年产量以及现金流等重要信息。除此以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还能够实现对下属单位的监测,通过专题分析下属单位的财务数据,从而能够对相关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监控和识别,强化企业的风险管控。
在新时代,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来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平台来强化企业内部的财务管控。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的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在财务共享中心发展模式下,企业应当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变革。
企业必须要统一下属各部门的会计政策,避免不同单位在处理财务信息时出现差异,从而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首先,企业要对不同单位的会计科目以及核算方法等进行统一,保证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数据的一致性。其次,企业还需要建立统一的会计流程,所属单位和部门应当在财务共享中心上进行报账和资金管理等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集中管控[2]。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之下,企业下属各单位和部门的财务核算及管理相对独立,因此财务管理人员数量较多,使得财务管理组织过于复杂。与此同时,财务管理的职能常常等同于会计核算,因此无法通过财务管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职能进行革新,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将会计核算的职能转变为财务决策职能,使财务人员全面开展财务分析,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其次,将会计核算功能转变为财务业务职能,使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的投资、销售以及采购等环节,将业务流和资金流进行统一管理。
企业的工商管理应当以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为目标,从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角度开展信息化建设,把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纳入到信息化的管理之中。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应当加快建设ERP 系统,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作效率。
通过ERP 系统,企业能够实现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的一体化管理,及时准确地收集市场信息和销售信息,从而为下一步制定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提供参考和依据,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在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管理模式下,企业和客户签订合同后应当及时输入数据,从而尽快进行采购和生产,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
通过EPR 系统,企业能够实现精细化的生产管理,通过EPR 系统制定生产计划并下达生产任务,提高生产管理对不同条件变化的预测和应对能力[3]。除此以外,企业还可以利用EPR 系统建立生产计划模型,为日后的编制需求计划、实现物料采购提供依据。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然而不同的企业规模和发展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企业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在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创新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争取不断提高工商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