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前我国对于医疗改革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属于重要的管理内容,其可对医院发展中的信息以及数据进行记录,通过保障记录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促进医院改革工作顺利实施,促使我国的医疗事业能够得到持续性发展。基于新医改背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新医改的需求相适应,将传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效率,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效果提升。
目前医院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容易出现主次无法得到明显区分或机构重叠的情况。我国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时,档案的类型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人事档案、病历档案与文书档案,一般情况下,医院需对不同类别的档案实施分类管理,如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档案室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管理部分负责,病历档案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医务处的病案室负责,不同的科室则需要对相应的医学监测档案进行管理[2]。但目前医院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实施检索,其不但使档案的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同时也无法高效利用各类档案。同时随着医院发展速度的加快,医院可能与多个单位进行合作,增加档案管理工作量。比如与医学类院校合作,出现教学档案。医院需要管理的档案不断增加,当前应用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管理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改革。
在医院进行建设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新部门被设立,从而使新职位人员数量也明显增加,但档案管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却无法满足岗位需求,使得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更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由于医院增加的新职位人员数量多,或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失误,从而使其无法对新增人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文化程度等进行有效了解。若就职人员具备较好的专业性,则其可对相关档案工作进行有效胜任,但若其不具备较好的专业性,则其无法满足档案管理的岗位需求,随着时间的推进,会导致医院档案信息变得陈旧,无法准确对档案进行分类和保存[3]。除此之外,部分新入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可能不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枯燥氛围,未能对档案管理工作具备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容易出现消极工作的情况,由此降低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使档案分类出现误差。
部分医院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重视,从而使的档案部门的管理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指导,导致档案管理容易出现疏漏,无法有效将档案管理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医院未能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监督考核工作也无法有效开展,无法做到奖惩分明,从而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
在医院的全部岗位中,受到关注最多的为医生,但为了促使医院全面发展,就需要对医院全部岗位的人才开展系统培训。不仅包括临床医师,同时也包括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只有配备完善的档案管理人员,才可通过对以往资料进行查询,对经验进行吸取,并将科技结合至档案管理工作中。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均为非专业人员,因此其对于档案管理并不具备较高的了解度,无法高效完成档案处理、收纳和汇总工作,尽管在入职前接受过系统培训,但培训工作的开展仅能使其将简单档案归纳工作完成,但无法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结合现代化科技,因此通过将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加强,使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安排其参加档案管理新技术和知识学习,不断和先进单位开展交流,将自身所学习到的先进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在医院内进行汇报和推广,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更为科学高效[4]。档案管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的高低,将会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起到直接影响。因此为了与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业务进行适应,将档案管理部门所具备的现代化科技水平提升,就需要将档案管理人才培训工作进行加强,从而使医院档案管理能够朝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发展。除此之外,可编制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医院档案数量庞大,种类较多,部分档案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可在各科室中选取一名医护人员加入到编制中,对专业性较强的档案进行归纳整理。
需提高医院全部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可对档案管理制度存在忽视的情况,由于档案所采集的数据是由医院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提供,因此只有提升全部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才可使采集的数据更为及时准确。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够对采集的数据开展汇总、分类以及归纳。同时需要将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提高,只有有效提高领导者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度,才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得到更好的支持[5]。医院所具备的长期服务理念为医疗为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医院对于档案管理部门并不具备科学的考核项目,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积极性不高,创新性不足,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而提升整个医院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可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也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6]。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往应用的人工收集、整理与检索档案的模式已经无法对目前的档案管理需求予以满足,医院档案内容的不断增加,对电子档案的需求也明显提高。电子档案不仅具备极大的容量,同时丢失风险低,保存时间长,也更容易检索。因此医院需要构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查询权限管理,防止档案泄露。对于以往的纸质档案内容,可通过扫描的方式进行电子档案保存。
对于现代化医院而言,其是依靠完善的规章制度实现正常运营,同时也受到工作人员是否恪尽职守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档案管理部门能够有效发展,就需要对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其也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到现代化地步的关键[7]。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新科技理念进行不断学习,将落后思想进行摒弃,依靠数字化技术开展档案管理,依靠对信息数字化档案科进行建立,使每个工作者对于自身负责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将档案储存在规定的位置,同时每日开展信息更新,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高速发展,跟上时代的发展。医院需要明确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若需要对医院的人事档案进行借阅,则需要由两人及以上持有单位证明申请,审批通过后才可借阅人事档案;同时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与其他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确定各部门管理的档案范围;在对档案进行转入或转出时,需要密封档案资料,并加盖密封章,待审查完成后再次密封并盖章[8]。
通过对医院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可知,医院对于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率普遍较低,部分医院仅将自身界定为医疗服务单位,认为自身仅需要做好患者的医疗护理工作即可,未能对医院档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因此医院档案管理部分不但需要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同时还需要对医院档案的服务能力进行充分发挥[9]。比如医院在开展文化建设时,可将医院档案中的照片档案进行展示,为院史的编撰提供资料,还可作为医院的宣传资料,照片档案还可发挥一定教育作用,使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增强,由此使医院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得到促进[10]。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具备重要的作用,管理内容较为复杂,容易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使医院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开展深层改革,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背景下,医院需要提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督促全员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优化档案管理流程,从而促进医院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