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城区丁香路小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我国步入21 世纪以来,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许多便利,当代小学生无论是在物质条件还是教育环境都十分优越。然而,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代小学生,逐渐在网络环境中失去了对国学经典诗文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之心和敬畏之心,转而沉溺于外国文化所带来的新鲜感之中。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含义,还应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有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职责,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古诗文所表达的感情,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也能提升自身的内涵[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在课堂上只是单一地讲述,并不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是由不同的诗人在不同时期创作出来的,可以说是历史的见证者。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激发,也能够积极投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将教学重心放在学习基础知识上,对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框架重视不足,往往认为学生只要读好书、认好字就可以了,所以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教师并不会过多地重视,只是让学生学习生字,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也仅是对其进行很浅的认识,难以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不够重视也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其认为传统文化不重要,从而在学习上忽视这方面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古诗词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与古诗词对应的情境,使学生能感受到古诗词中的画面,这也是现今较为流行的情境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消除了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篇古诗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瀑布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理解诗人眼中大好河山的真实样子,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唯美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诗人的创作背景及思想感情,并强化记忆。而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外,教师也应不断进行学习,争取在课堂上用语言描绘出古人所见之景,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与诗人所处的背景结合。我国流传下来的诗篇,往往都是在不同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其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将其与作者所处的背景相结合,则能使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例如,在《七步诗》中,曹植在无奈的情况下写下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样的语句,而这两句也是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语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诗人所处的背景,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古诗进行充分的理解,也更容易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也毫不逊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种类较为丰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与学生一同赏析古诗词中的名句,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在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赏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诗中诗人以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这都是以他与洛阳亲友的了解信任为基础的,并不是对馋名进行洗刷,而是表达一种蔑视的情感。所以当教师与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赏析探讨时,可以感受出诗人从澄清透明、清洁无瑕的玉壶中捧出纯洁的冰心,以此来告慰友人,这样比任何的相思语句都能表达出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深情。教师在进行语文古诗词教学时,和学生一同赏析古诗词中的名句,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小学语文教师在过去的经典诗文教学中,总是将教学范围局限于课堂的一方天地中,对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也通常是要求学生独自完成。这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经典诗文教学时,可以展开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分成课后学习小组,让他们互相沟通和交流自己在经典诗文学习中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望洞庭”这一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优+中+差”的原则,分成课后学习小组,让学生在“洞庭湖”的学习前后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学习体会;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找一找还有哪些描写景色的古诗词?”这一问题,展开课后的小组学习活动。这种分组学习可以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知识,提升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学习效率。
在小学阶段,语文古诗文占有较重的位置,所以进行情趣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改变古诗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在进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也应在提升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传统文化教学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