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武中学,广东 广州 510240)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都是教师引导。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长期处于这种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数学知识的内化和学生的成长。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继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那么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呢?笔者结合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有效措施。
教师需要丰富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融入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中创设丰富的、趣味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情境的吸引下积极主动地融入数学课堂中,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容,继而丰富学习知识的体验。
在学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时候,可以先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探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过程。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投其所好,为其创设游戏情境教学法。在丰富的游戏情境中,学生会主动走进课堂探索,并在探索中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需要先准备好方格纸,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方格纸上,画出规格相同的但是方向不同的线段,并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对比,相互探索自己所画的线段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变成其他小组成员线段方向的。在阐述完毕游戏规则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平移与旋转的游戏,并找出平移的方法和获得这一图形的最简单的步骤,最后由小组长总结小组探究的实际情况。在流行的桌面游戏中,有很多都是比较有趣而又简单的数学游戏情境,教师们可以借鉴使用。在趣味的情境中,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的游戏氛围,让学生转变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继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的课堂质量。
初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而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素养。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践行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合作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首先,要合理分配合作探究任务。通过结合课程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分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主观的认识,并结合对学生的印象,科学合理安排小组任务,要求小组长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一同探究实践,以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其次,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小组成员思维的碰撞中,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获得提升。第三,注重竞争引导。竞争引导是合作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方式,借助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可以融入小组合作竞争的模式,要求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并通过小组竞争的模式呈现出来。教师可以结合小组成员的表现和任务完成的时间长短等方面判定,帮助学生提升竞争心理,促进生生交流,实现高质量教学引导。第四,注重合作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多是以教师为基础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小组合作教学法中,可以融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价。我现在任教的班,有40 名学生,分成了七个数学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有正副组长,他们协助我收作业、讲题、小测和汇报本组学习情况。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多角度评价学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纠正学生学习的错误,继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数学活动体验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促进知识的内化。因此,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融入多样化的方法引导学生,继而突破学生的思维限制,以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方程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聚会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具体案例如下:一次同学聚会,由于长期不见,每两个人都会碰一下杯。有人统计,本次所有人一共碰杯45 次,请问如果假设有X 个人参与了本次聚会,那么怎样用方程式表达呢?通过设置问题后,鼓励学生结合这一问题实践探索。有的学生直接提出自己的不会,先不要着急批评他,而是要以赏识引导的态度引导他,鼓励他主动探索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为帮助学生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先请3 名学生握手,然后得出答案。并要求学生结合这一活动事实列举方程式。学生思考之后,得出数学算式:2×3÷2=3。紧接着,我并没有直接说明正误,而是要求这名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想法。然后提问,那么如果是四名学生呢?以此类推,如果是X 人碰杯呢?通过在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经过多次的探索得出算式:x(x-1)/2=45。当问及为什么要除以2 时,会有学生能说中要点:两人之间只需要碰一次。虽然在这种模式引导中,需要消耗比较多的时间,但是在学生自主探索中,更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学生的经历必将指引着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目前,初中数学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数是结合满堂灌的方式引导教学。如果教师将计划设置得很低,那么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学不到太多东西,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出现懈怠情绪,而这非常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内容融入分层教学法,可以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不同层次知识点的学习中收获自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不要着急讲解知识点,而是要在教学之前,先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基本状态,并结合学生的能力、数学基础等方面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并将教学内容分阶层多个层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只需要其懂得相关的基本概念,并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就可以。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找出细节性的问题,继而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中理解知识的内涵。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问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以后,再结合拓展性的问题分析探索,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作业也是需要分层布置,A 组题是基础题,全部学生都要做,基础薄弱的同学要求都能完成,像摘苹果一样,稍微跳一下就可以摘到,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问我,或是问组长、科代表;B 组题是拓展题,由基础好的同学选做;C 组题是探究题,是给学有余力、爱思考的同学布置的。我在数学活动《手之韵 读懂魔方奥秘》中,也是遵循分层教学原则,经过一个学期,全级358 人基本都可以复原三阶魔方一面,181 人可以复原六面,12 人可以30 秒内复原六面,从而通过选拔加入校队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显著地提升,原本沉闷课堂氛围也在分层教学模式中得到转变,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有必要结合教学的效果进行总结反思。通过总结反思,不断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