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东乡县幸福学校,甘肃 临夏 731400)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行为规范的指导者和行为的强化者,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环境,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所以,家庭因素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Nancy Darling 和Laurence Steinberg 研究表明,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家庭因素当中(如家庭经济、家庭组成、家庭成员的职业等),父母的教养方式起着极其特殊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教养行为、教养态度以及对子女表现出的情感反应。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一种固定模式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它可以直接反映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教养方式其表现出的行为反应不同。
1.1980年,瑞典的Perris 等编制了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此量表81道题,包括父母15 种教养行为,分为四个因子,分别是:因子I (管束、行为取向和归罪行为);因子II (一极是情感温暖和鼓励行为,另一极是爱的剥夺和拒绝);因子Ⅲ (偏爱被试);因子IV(过度保护)。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在0.46-0.88 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50-0.91 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58-0.82 之间。
2.1990年,Simonton 对此量表再次进行修订,修订后,分为父亲与母亲两个分量表,父亲分量表包括情感温暖,惩罚和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六个因子,母亲分量表包括情感温暖,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拒绝和否认,惩罚和严厉,偏爱五个因子。
1.国内的主要是有岳冬梅根据1980 年瑞典的Perris 等人编制的EMBU英文版修订后的中文版。修订后量表共66 个条目,各因子的同质性信度为0.46-0.88 之间,分半信度为0.50-0.91 之间,重测信度为0.58-0.82 之间。修订后的该量表包含父、母两个分量表,各包含57 个题目,测量内容主要是为父母教养行为情感及与子女互动描述,要求被试通过回忆分别对父母进行并4 级评分:从不1 分,偶尔2 分,经常3 分,总是4 分此外,也有研究者根据其他教养方式的相关理论编制了教养方式的测量工具。
2.李彦章等运用访谈法编制了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该问卷共由75个题项,包括四个因素:负面教养行为、正面教养行为、家庭氛围以及教育期望和困惑。
3.龚艺华根据我国的情况,对本土化的教养方式问卷编制进行了初步探索。该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典型方式。
尽管研究者们意识到了对探讨教养方式本身的重要性,但是多数的教养方式研究仍以岳冬梅修订版的EMBU 为测量工具,进行教养方式与个体心理量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多从单纯类型论角度界定父母教养方式。进入 90 年代后,则从系统论思想出发,强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整体把握父母教养方式这一综合体。
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已有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包括较广,主要包括其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应对方式形成的关系,人格的形成、自尊、焦虑、情绪调节、人际交往、认知方式等。其中关于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包括,李龙辉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自尊及人际信任的影响,结论为积极的教养方式使高中生表现出更高的自尊和人际信任水平。同时父母教养方式也涉及校园霸凌存在相关,负性教养方式子女自尊水平更低且更容易卷入欺凌事件。在情绪调节方面负性的教养方式会造成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且男性更多采用表达抑制策略。同时良好的教养方式也促进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移情、认知都有重要作用。张文新、林崇德对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自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不同群体中的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对自尊的影响存在某种差异。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发现: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通过自我效能感和自尊这两种重要的中介因素来影响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对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与自我概念的某些维度存在相关。杨丽珠等对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选择的研究中得出:幼儿的气质因素如,良好的适应性,积极乐观心境,较高的注意持续性,容易引发母亲积极的教养方式,而不稳定的情绪、高活动性、低适应性等气质因素容易引发消极教养方式。
19 世纪以前的西方,社会并不关注儿童的需要与发展,儿童只是父母的附属品,并且必须做到服从父亲这一权威、遵守家族规则、承担繁重家务,对儿童的教养受到了宗教和传统的影响。期间,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起初就像一个白板,其发展是父母教化的结果;卢梭的自由发展说主张儿童的自然成长;裴斯泰洛奇强调了母亲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儿童大多天性良好,成人不加过多干预便会自然成长为适应良好的人。
19 世纪末,人们已经认识到父母的爱和教养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但直到20 世纪初,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奖励和惩罚依然被运用到对孩子的管教中,儿童依然受到父母严厉的限制。20 世纪 20 年代,社会各种思想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和理论的发展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早期经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不能抑制儿童的情绪和个性成长。华生从刺激反应理论出发,强调父母教养过程中对儿童控制,并认为应该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使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他曾有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这充分证明了父母的教养过程对儿童的影响。
在 20 世纪中后期,美国心理学家皮克等人对美国青少年的性格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谈话法、测验法等方法得出结果表明:青少年性格特征的发展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父母的信任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有很高的相关,父母的信任、民主、容忍的态度和子女良好的人格特征的相关很高,而家长的严厉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自发努力、友好态度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均有负相关。
从上可以看出研究者对于教养方式维度划分的出发点是情感温暖和行为控制两个方面,维度划分具有一致性。但是因为各自从属于不同理论观点、不同兴趣偏好方向,各自聚焦于不同的社会化过程,所以,研究者们除了在最基本的维度上具有共同观点,各自的研究结果还显示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同关系。
纵观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较少有学者是在真实环境中研究儿童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因为仅仅依靠短暂的观察或者是通过几份问卷调查是无法真正把握父母教养子女行为的实质意义若发展心理学家在以后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能对真实情境中的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地考察,这将会大大拓宽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方向。父母教养本身就是父母亲与子女交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但大多数的研究只仅仅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出发研究对儿童有何影响,我们还应考虑到儿童的行为、特征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何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