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新疆 昌吉 831700)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对物理知识进行体验、感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要加强学生实际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趣味性实验,从而更加轻松的理解物理知识。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以现实生活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挖掘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和学科中的生活现象使教学过程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会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物理知识是建立在实验探究基础之上的,通过充分结合生活现象和生活资源来开展物理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不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在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执教者往往会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堂进行一系列的融合,通过此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物理实验知识,而且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初中物理知识几乎全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因此物理试验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
可以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瓶瓶罐罐当仪器”,如:使相同的力用小刀的刃和背分别试切削土块、裁纸,帮助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在玻璃杯中注入大半杯水,把生鸡蛋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鸡蛋沉入了水底,然后在玻璃杯中加入食盐搅拌使鸡蛋悬浮,再加盐使鸡蛋最后浮到水面上。通过此实验可使学生直观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不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实验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成功率高,效果直观明显。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较好地解决了那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参与试验的困难。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这种活动本身就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动手,会遇到平时想象不到的操作问题,不断尝试练习,由不熟练、做不好到动作灵活、实验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老师在讲解物理实验的时候,可以首先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场景,把学生们带入特殊情境中,之后再讲解物理知识。生活化的场景能够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物理实验内容。
例如,在学习《密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一个搬运工人,老板让你搬运一件塑料制品和一件同样大小的铁制品,你会选择搬运哪件物品,为什么。之后老师在讲解与“密度”有关的物理实验,这样就能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在之后的课本实验讲解中,学生也会更加容易的理解相关知识。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仍处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之下,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教学任务重、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很大局限性,一堂课如果放手学生开展实验那所剩的讲解时间和教材学习时间就很少,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开展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改革现行实验教学评价方式,不能仅仅通过一次或两次的实验考试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目前,初中实验教学的评价主要以考试中的实验题、应用题进行考查,中考前虽然有实验加试但不进入考试成绩,使这种考查方式流于形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尽管当前的物理实验评价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应改革实验评价方式,加大对课后实验的考查力度,使学生重视实验,真正将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断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能力。
总之,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使物理课程真正走进学生,使学生学以致用运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作为物理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通过使实验过程、实验设计、实验器材与生活密切联系,充分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物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