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博兰霓的知识论认为,人的创造来源于两种意识,即“集中意识”和“支援意识”。“集中意识”是指我们在思想的时候总是有一个集中的兴趣或意图;“支援意识”是指我们在思想的时候,都受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所受教育的影响。
美国学者博兰尼(M.Plani)说:“在支援意识中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知的能力是头脑的基本力量。”因此,要有创造,每个人都要储存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支援知识”和“支援意识”。所以教师要具备与专业相近甚至有的是相去甚远的知识,并且兴趣爱好广泛。
以往上课的时候,因为大多数时间使用幻灯片,所以,我的写的板书字数有限。当我意识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之前,教师的“支援意识”在板书的书写上也有体现的时候,我渐渐地开始多书写板书。我站在讲台上,我把“支援意识”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我跟学生们讲什么是支援意识。举个例子,在讲李商隐《锦瑟》一诗的时候,我们要合作探究一道题是:本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道题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很懵,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如何讨论,这样下去,跟本谈不到课堂的高效。于是我把《锦瑟》意旨的学术界观点写在黑板上:恋情说,悼亡说,咏瑟说,政治说,编集自序说。
其实本可以不用写在黑板上,有很多老师愿意在讲台上说出来,让学生细细品味。但我觉得把他们写在黑板上是一种“支援意识”的体现,学生们看的也比较直观,感触也深,所以学生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小组讨论的时候也会径直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观点。不可否认教师的“支援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运用非常重要。
在常规的教学中,因为有导学案的帮助,有很多问题都是提前预设的,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很多问题我也是从学生那里发掘出来。一次,我对课前布置的导学案中《林黛玉进贾府》中我让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课上小组学习。学生们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于是,我挑了一个大家普遍质疑的点并把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下“支援”,变成了有思维含量的设问,就是作者为什么写王熙凤出场的时候与别人不同,有没有什么其他用意呢?学生们讨论的很激烈。有的小组讨论之后派出代表发言说:“王熙凤出场时,作者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王熙凤之所以敢这样,我想是因为在贾府中有着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可是我组有个地方不太明白,为什么面对如此放诞无礼的出场,贾母并不生气,却是“笑道”: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难道就仅仅因为贾母喜欢她吗?我说,你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哪个小组能为他解决一下。接着,另一个小组代表站了起来,说这当然可以说明贾母宠信她了,感觉她就像是集万千宠爱集一身,所以才敢如此恣行无忌,但还可以看出来她非常泼辣。在贾母说她是破落户的时候,她还在放诞无礼地笑着呢等等,学生们都积极的发表自己小组的看法。
我对学生说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时候,是一种思维的发散与思想的碰撞。其实,综合大家所说的便是这道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来了,我只是在设问的时候增加了思维含量,学生们在课上小组合作学习中就能很好地解决了。大家参与进来,积极思考才是最主要的。有时候还真会达到一问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效果。
在我的作文课堂上,我一直主张作文的小组面批,这是教师支援意识的体现。叶圣陶先生曾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所谓面批,就是收到学生的作文初稿时对深入到小组,对小组成员的文章进行面对面指导,然后再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对作文进行修改。
小组合作批改作文,然后教师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批改方法。例如高一、一班的一次月考考的命题作文《雨过天会晴》,我看了学生们写的作文,写记叙文的感情融入的太少,写议论文的论据只有个别人使用的恰当。于是,在一堂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们重新写一遍作文,并告诉学生们,写完的学生要进行小组互批,实在不会批改的小组拿给我批改,即使我的时间太紧、工作量很大,每个小组最后的文章也都要拿给我批改,小组长要自己找时间来我的办公室听取我对整个小组作文的面批反馈。
有的小组的学生作文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互相照应但缺乏感情,就需要我当面对给小组长讲解如何在记叙的时候加入感情;有的小组的学生作文论据非常到位,但是文章整体的感觉差了一些,这就需要我来好好给小组长讲讲作文的论据如何与论证相结合;还有的小组学生作文就是典型的不成型的作文,所以我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与这个小组的各个成员一起分析不成型的原因,根据作文的内容、表达的中心与学生一起设计,怎样开头、结尾,怎样的表达方式更好。其实,这些都是我的“支援意识”的体现。
回头想想,高效课堂的本质其实就是采用最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组织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学到知识、提高个体能力。所以,我在了解支援意识的基础上,我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运用,都有了很好的效果。高校课堂的之路我会一直探究下去,希望能为我校的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的探索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