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东 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目前的学生能够在大学时期被普及音乐教育,利用音乐知识与赏析课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和音乐细胞的发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注意力,通过音乐知识与赏析课程教学的方法,能够确保学生增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这对考取音乐教师资格证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其他门类的艺术课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其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和音乐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能不同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音乐知识与赏析课程教师一定要本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基础知识层次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分等级的培训,并且选用更加符合学生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较好的音乐素养培养[1]。音乐的基础是关键,同时多维互动的方式是存在于基础教学中的指导性手笔,只有将互动教学模式渗入音乐知识与赏析课程中,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致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类:领悟能力较低的学生、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想要速成的学生。
在对领悟能力较低的学生进行培训时,教师要加强对其音乐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在赏析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并且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定的兴趣基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音乐知识与赏析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这样能帮助学生在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时候不会丢掉基础知识的分数。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领悟能力较低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学成果,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2]。
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在上大学前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培训,对音乐学习游刃有余。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学习积极性较强,在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模式完成音乐知识与赏析课程的学习。这类学生在音乐造诣上可以自由发挥,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巩固音乐书面知识,让学生在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时候能取得更高的分数。音乐和舞蹈本身是一家,音乐和舞蹈专业的学生要通过相交点相互融合,在教师的引导下,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从而提升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想要速成的学生,通常在音乐的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其过于追求速度,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导致学生的音乐成绩并不理想。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辅导教学为主,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要真正完成音乐学习,就一定要有耐心、有毅力,通过长期的基础知识学习,才能够做到融会贯通,顺利考取音乐教师资格证。
音乐基础多维互动体现在音乐课程中不是单一的音乐基础知识学习,更多的是将音乐和舞蹈学科结合起来,以及围绕新课标要求,顺利让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寻找舞台的表演力,而且教师要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通过舞台的表演来检验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效果。
音乐作为一项表演艺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舞台表演,并与舞蹈专业相结合。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日后的课程培养上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舞台上释放自己,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舞台渲染力和舞台表现力。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应变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他们上场前给予一定的心理暗示,鼓励学生进行舞台表演。例如,在上场前,当学生出现紧张的表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给学生重新讲解课堂上的专业知识,既能帮助学生能巩固教师资格证的考取效果,又能将学生带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将歌词作为亲身经历,在众人面前演绎,从而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提升舞台表现力。教师还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设置评审环节,对学生的舞台表现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通过点评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舞台表现力上的缺点和不足,以此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为其将来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音乐知识与赏析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其音乐素养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和舞蹈专业的学生能通过互动模式,将音乐和舞蹈完美地演绎出来,进而使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表现能力得到巩固,使他们的音乐能力和舞蹈能力得到充分体现,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将新课标的相关内容与考取教师资格证的相关内容进行结合,使学生有更宽广的展示平台。因此,教师通过专业有效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