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

2020-12-08 10:16高晓宁
山西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政德私德道德规范

高晓宁

中共界首市委党校,安徽 界首 236500

一、政德的科学内涵

政德,是对从政者这一群体的特殊道德要求。其特殊性不仅要求从政者内化道德规范,修养德性,成为有道德的人,而且会向外施展,渗透到从政者的领导行为当中,即要行德政。因此对政德科学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一)从人与人关系的视角出发,称之为政德的伦理结构。从政者必须正确处理和面对的伦理关系,包括政治伦理关系、行政伦理关系和日常生活伦理关系。根据这一分类,将政德划分为大德、公德和私德。大德是基于政治伦理关系的道德要求,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追求所规定的,是指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与政治忠诚。公德是基于行政伦理关系的道德要求,是指领导干部在公共生活、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即领导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而私德则是基于日常生活伦理关系,从个人修养层面提出的要求,是领导干部个人的行为与操守。综上,大德、公德和私德构成了政德的伦理结构。

(二)从个人视角出发,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德性的心理结构。它是道德规范与领导干部个人能力、性格等的结合,由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相互作用,培养道德意志,涵养道德定力。道德定力是在道德上坚定不移的行为能力,指领导干部真的面对名利诱惑之时,是否能够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高官群体,他们大都在年轻时理想坚定、目标明确,但当其位高权重之时却迷失了自我。一个人能力越强,功名越大,越需要道德定力予以把持。因此,增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定力,这是政德的内化过程。

(三)从领导行为出发,将道德规范外化为道德领导力。政德的形成一方面要将道德规范实现内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外展为行为,将道德规范与领导行为相结合,形成道德领导力。道德领导力,指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对社会道德的导向和典范作用,以及领导干部通过领导行为实现道德目标的能力和素质。“正人先正己”,领导干部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影响群众、动员群众,从而增强领导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是传承中华德善文化,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修身修德、为官为政的智慧。中国古代哲人志士历来把“明德”“立德”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基本要求。在中华德善文化的价值追求上,《论语》记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领导干部严以修身是最基本要求。在中华德善文化的政治诉求上,道德至上作为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中心命题,被强调要贯穿于治国安邦的全过程。即是所谓以仁为本,以德治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是对传统政治文化精华最透彻的吸取,是仁政、德治在现代社会的深化发展。在中华德善文化的家国情怀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都向我们深刻阐述着美德齐家、良善家风的重要性。因此,领导干部提升政德修养,要加大对中华优秀德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政德建设为统领,以党员领导干部为表率,不断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带动全社会形成向善向上的社会风气。

(二)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

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决定着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刮骨疗毒之势,持续不断地推进反腐败斗争。而任何腐败的产生,无外乎于三点原因,其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具有了想腐败的思想动机;其二是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能腐败的客观条件;其三是惩治腐败的方法措施不完善,诱发敢腐败的侥幸心理。基于此,在开展反腐败斗争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加强不敢腐的法律惩治力度和不能腐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政德建设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加强道德建设对制度建设的支撑作用。因此,反腐败从不敢到不能再到不想,这是一个不断从外在强制约束向内在自觉约束转化的过程,是反腐败从治标向治本的升级。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政德建设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三)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也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

领导干部的道德规范,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公务员道德规范纳入社会的法律规则体系,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维护从政道德的纯洁性。美国于1978年出台美国政府道德档案,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对公务员兼职、收礼、捐赠等行为均有法律方面的强制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我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党内法规体系,为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保驾护航。2017年修订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有关规定》,对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起到了早期警示作用。2019年3 月修订施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要继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原则,新增了公道正派等具体要求,这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

三、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践行路径

围绕着政德的伦理规范,领导干部要以政德约束自己的言行,就必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明大德:坚定政治信仰,在立根固本中挺起精神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而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就必须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坚定政治信仰,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筑牢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持之以恒抓好理论学习。而当下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还要多读点历史,了解兴衰成败的历史规律,真正做到知信行统一。理想信念源自坚守,成于磨砺。党员领导干部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肩负何种责任,都必须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守信仰,对党忠诚,永跟党走。

(二)守公德:强化宗旨意识,在立党为公中彰显为民情怀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一切政党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习近平人民观的根本宗旨和核心所在。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时甚至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强化宗旨意识,时刻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把有限的工作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三)严私德:注重修身齐家,在自省自律中保持清廉

领导干部保持清廉,要学会正确面对钱财、名利。《大学》中记载: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即是说财富若是一种不好方式获得的,那么也一定会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其实,对于钱财名利的追求,大都源于欲望。俗话说,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一个人能否廉洁,最大的诱惑来自内心,最难战胜的对手就是自己,领导干部唯有朴实纯粹、淡泊名利,方可书写精彩人生。其次,还要注重家风教育,造就良好家风。家风建设已成为领导干部清廉为官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良好家风下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对家人子女最大的关怀和爱护不是权力、地位,应该是向上向善的言传身教、立德立志的以身作则、清风正气的涵养及奋发有为的教导。

猜你喜欢
政德私德道德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述评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私德教育
干部政德重在落地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