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艺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近年来,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若想其教育内容能够对学生起到影响,不仅需要各高校转变传统育人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还需要全校全体师生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以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工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青年学生开始沉迷于数字生活和网络世界,部分学生在电子娱乐的影响下,理想感与信念感不断降低,生活状态与学习状态愈发懒散,丢失个人价值追求。有效的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迫在眉睫。
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须有序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为青年学子的成长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自觉提高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够充满信念与理想的参与学习生活,自觉的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中国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立德树人,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实践中去,在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理想信念树立为主,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要义,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思政意识不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需求。数字时代的来临,虽然便利了人的生活,却也拉大了人与人间交流的距离,以自我为中心,享受生活享受当下的思想浪潮在学生中屡见不鲜。部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观念仍停留在初、高中老师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认为思政课刻板生硬、可有可无,甚至在心里抵触思政教育,觉得此种课程就是浪费时间。学生上课不认真,对于课程内容也没有认同感,致使思政育人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失去重要平台。
教学模式落后。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思政课程作为核心内容,一直得不到充分利用,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模式落后,用着几年前的课程教案对学生进行课程讲解,与学生思想观念存在代沟,进而造成学生对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认同感不强的现象出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课程讲解的方式过于死板,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没有参与感。在讲课过程中,一味地对知识进行讲解,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产生思考,不能认识到自身思想价值观念中出现问题的地方。因此,导致思政课程不能良好地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教育团队能力不够。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教育队伍不够壮大,其中的成员的思想意识也过于老旧,无法跟随时代发展进行提升,也不能理解学生思想,导致在立德树人工作开展过程中,老师无法对学生错误三观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
深化改革教学育人模式。在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时,老师可以结合当下社会中出现的事情进行探讨研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探讨辩论,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其在课堂上能够产生思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新时代思想发生碰撞,然后老师再结合最后学生得出的结果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明辨是非对错。
教师要对课件进行更新,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丰富授课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增添更多的趣味性,营造更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课程中,亦可以加入实践活动,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让学生思想更为活络,方便老师对其思想价值观念进行引导。
培训教师团队。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高校需要对学校中的思政教师团队进行提升,严格按照中央文件配备足量的思政教师,让团队老师接受专业培训,不仅让其学习更多专业技能,还要使其能够学习掌握新型的教学方法,严肃考核淘汰制度,及时更新思政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以此更好地开展立德树人工作。
营造良好氛围。高校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文化育人品牌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和品格塑造方面的打造。通过校园人文景点建设、校内宣传平台打造、校园文化氛围塑造等手段,共同营造一个处处有文化、时时能感染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浸润式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感受德育教育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