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园 李秀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4)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反腐力度和反腐决心,十九大报告对反腐形势作出判断并明确目标:“当前,我国反腐倡廉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心以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全面夺取反腐的压倒性胜利。”[1]这些都彰显了新时代下我国对于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性要求,也是对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廉政教育的新要求。我国高校如何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如何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所有涉及到的资源进行整合并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切实分析我国廉政教育的实际性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一条提升高校师生廉政意识及适合廉政教育开展实效的培育路径。
在全媒体信息时代高校师生日常的学习及管理都存在时间的碎片化、问题的繁杂化等问题。随着大数据诞生,可以基于全媒体的手段为学校的廉政建设拓宽渠道,优化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途径,从而提升廉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高校的廉政教育也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廉政信息数据平台,各高校甚至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廉政教育信息沟通不畅缺乏信息共享,从而影响廉政教育的实效性及质量;第二,原有的廉政教育方式单一,且由于我国大数据时代处于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收集与剖析和挖掘海量信息资源服务于廉政教育还是一个难题;第三,廉政教育信息特别是案例等案例信息的收集存在难以拿捏的边界性,在广泛收集并录入廉政教育信息的过程中有部分属于个人隐私内容,倘若准确拿捏边界这个度,极易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构建廉政生态数据库,提升师生廉政文化意识。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校廉政教育应该以全媒体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抓手,在原有的网络信息管理部门的结构下纵向设置平台管理机构,以便横向协调校内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协调及储存廉政信息及文化成立生态数据库。同时以机制的形式构建廉政生态信息共享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后建立科学合理及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以此确保廉政生态数据库的信息量;另一方面结合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发挥网络反腐放大镜的作用,积极调动校内各部门、教职工与学生三个层面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以此增强廉政生态数据库生态信息的丰富性和层次性,提升全体师生的廉政意识。
聚焦廉政题材数字化,拓宽大学生廉政教育渠道。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无纸化办公越来越普及,且转化效率也越来越便捷,这便为大数据的收集及后续的剖析和挖掘价值提供了基础,同时随着移动终端不断的便捷化以及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从而提高了大数据挖掘的有效性。由此,高校的廉政教育途径的扩展应该紧紧聚焦廉政文化的数字化转变。首先利用大数据大量及多样性储存的特点,应该将原有的难以广泛学习或难以保存即将消失的廉政资源进行数据化储存分类,同时将一些廉政教育的物资文化及非物资文化通过数据转化制作成为VR模拟的廉政教育资源,然后廉政生态数据库将廉政教育资源进行大数据挖掘与归类储存,最后利用终端把对应的廉政教育资源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教育,实现廉政教育的高效便捷及全覆盖。
推行廉政教育层级化,增强廉政意识教育实效性。不同高校的廉政教育需求不同,同理不同的人群的廉政教育需求也不一样,因而为了增强廉政意识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的廉政教育需要推行层级化教育。主要是依据受教育对象的角色以及类别进行分类、分层级的教育,具体根据角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级:第一,作为引领高校发展的领导干部层级,他们是高校系统的风向标和职权主体,是贪腐易高发的人群,应该依托大数据信息剖析着重挑选廉政生态数据库中的党纪法规开展廉政教育,同时依据领导个体的级别风险点和年龄等开展分层分类教育;第二,作为以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为根本任务的普通教师,他们是高校教学的主体人群,理应着重开展理想信念与存戒惧、守底线的廉政教育,筑牢拒腐反腐的底线;第三,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人群——学生,高校应该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扣好他们人生的扣子。
总而言之,在全媒体信息时代,为了增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急需依托全媒体的大数据技术,深挖廉政教育资源其背后的价值形成廉政生态信息数据库,同时以全媒体平台为抓手,拓宽廉政教育的形式与渠道,从而巩固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具有廉政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