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因素和对策分析

2020-12-08 18:37:20
山西青年 2020年12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改革体育

张 强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日益完善,教育体系也日渐成熟,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也日益加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关键在于体育教学与体育健康课程的教育,学生的健康是体育教学的核心指标。提升学生的整体健康标准,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自身的健康素质更为关注,而且对于学校体育课程的充实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重点及改革原因分析

(一)高校体育改革重点内容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较为多元化,许多因素会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对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应该明晰的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是什么,简单的概括就是有如下的几点:第一,高校体育课程目前正在变的越来越明确,层次越来越丰富。当前阶段,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目标已经完全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在该纲要之中,高校的体育教学发展目标等已经被凸显出来。纲要要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即提高运动参与度、增强体育技能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及提高心理和身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总之,目前高校学生的体育教学重中之重是追求学生的健康及体质发展,然后才是追求学生在体育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突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第二,高校体育教学目前在逐渐向多元化和现代化靠拢。当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体育教学改革,高校的体育教学重点已经逐渐放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之上且追求更加丰富和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多,比如从以往传统的篮球、排球等又增加了健美操、瑜伽、跆拳道等新兴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不仅是在体育课的课堂上可以供学生们选择学习,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可以在课下的社团中得到丰富、学习。同时,教师也会增加一些课外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下的素质都能够得到拓展。这样的多元化教育教学模式,学生们首先能够认真的进行体育课程学习,也能够通过课内外的知识接触与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第三,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正在逐步走向合理化,现阶段,我国的政策表明国家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教学的效果。

以上的诸多体育项目中,要求学生们首先学会自主学习模式,其次锻炼自身的能力,充分成长。所以,高校针对这样的要求采取的措施就是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然后根据年级以及水平的不同,再进行细分,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体育技能的训练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体育运动技巧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增强身体素质,同时获得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能够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运动。总而言之,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的健康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的教学力度比较大,基于此目的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加强,体育课程的设置更加的丰富多样,层次也更加鲜明,能够最大程度的让学生真正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

(二)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和依据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主要依据就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小范围的个体化拓展。健康标准的主要几点内容如下:第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围绕着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来展开。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体育教育就是人生中最后一个集体接受体育教育的阶段,所以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的体质。改革的主要依据也是由于我国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疏于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和对身体素质的增强,在进入社会后,身体状况普遍堪忧,所以借着改革,使学生的健康素质在大学阶段能够得到提升。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同时也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健身的良好习惯,能够在包括进入社会以后的人生阶段,都能够保持习惯,从而在长期的坚持中根本上提升身体素质。第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也要注重健康准则。体育教育不仅是对于学生的身体进行关注,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即身体锻炼,同时,更要让学生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第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仅注重科学性,同时还强调可接受性。在指导纲要中,就旗帜鲜明的提出高校的体育课程应该跟随学科发展的脚步,同时可以体现出学科的发展进展以及发展成果。所以,在目前的体育教学当中,需要使教学方法更加简练,强调实践的实现,即运动技术以及身体素质的增强。另外,现阶段的体育运动需要使用科学高效的方式,首先确保学生们能够正常接受,其次能够培养学生们正确对待体育学习的态度,能够实现学生们的自主提高,自主锻炼。第四,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终身体育就是要求学生们在接受了高校体育教育之后,能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高校体育教育通过向学生传达更多更全面的体育锻炼知识,让学生更加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体育锻炼能够真正的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

三、高校学生的健康水平以及健康标准对改革的影响

(一)现今高校学生的健康水平

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目前普遍堪忧。为此,对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做的一项调研的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在体脂率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在体现体育耐力方面的肺活量测试中,很多学生的素质也普遍低下,调查发现,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学生的超重有关。目前我国大学生男生普遍存在着肥胖问题,女生较男生而言,肥胖现象少见,但是营养不良的现象多见。这一极端情况体现的问题可能就在于男生的健康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普遍较差,对日常锻炼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基本不锻炼;而女生的问题则可能是由于过度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良。总的来讲,我国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普遍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如此发展,发展前景也不甚乐观。

(二)体制健康标准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影响

体质健康目前可以影响我国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成效,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发展。为此,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高校要全面对校园的体育教育进行监督和促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使学生增强体质。同时,也颁布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健康标准,通过标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衡量及评价。这能说明,我国对于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日益重视,同时也期望通过制定健康标准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标准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希望能够与时俱进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对策

以上能够说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影响,所以,针对这点相应的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指标来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坚决的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这一思想,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就要求高校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建立高校的体育多元化教学理念。第二,要从兴趣着手,构建体育教学的兴趣体系,让大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喜好的体育项目,针对各个年龄各个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开设一些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发展,迎合学生的心理,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要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使学生真正能够实现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改革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改革备忘
2016体育年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