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倩 艾丽娜 翟晓霞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物理学的实际研究内容与发展过程对于决定物理教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另外,物理新理论的出现以及新试验的成功,对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发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而要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需要教师积极的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建立积极与乐观的求学信念。
学科素养主要体现的是学科育人价值,具体点来说,是学生在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信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物理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所谓物理观念,主要指的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所形成的有关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同时它也代表着物理概念与规律等在脑海中的升华与提炼,从物理学的角度对各种自然界的现象进行准确解释,合理的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重要基础。其包含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物质观念、能量观念等。
主要指的是从物理学的角度,对客观事物的实际本质属性、内在规律以及相互关系之间的认识方式。可以对综合、推理论证等方式在科学领域的实际运用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在事实证据以及科学推理等背景条件下,对不同的结论与观念等进行质疑与批判,之后灵活的提出存在创造性见解的品格与能力。
所谓科学探究主要指的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前提下,有依据性的提出相关物理问题,形成猜想以及猜测,对实验与制定的方案进行设计,收获信息并且处理信息,依据证据进行结论的总结,同时做出合理的解释。
主要指的是在认识学科根本、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前提条件下,逐步的形成有关探索自然的动力,严谨与求实的科学态度,对道德规范进行严格遵守,在保护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通过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情境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1.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实现教与学角色互换
课堂要打动学生,教师首先要打动自己。课堂教学可以被看作是一部连续的教与学的舞台剧,在这场舞台剧中,教师是导演,同样也是主要的演员,学生是观众。在进行课堂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千篇一律的使用同一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教学过于平铺直叙,内容也会非常单调,甚至会使课程之间缺乏关联与铺垫。要合理的安排好每一节课堂,一定要对教学节奏进行合理把控。
对于教师来说,如果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仔细观察,同样也是改善教学效果的好方式。要将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一定要将课堂教学设计重视起来,尽可能的保证语言幽默,教学内容富有节奏感以及逻辑性。在适宜的场所插入视频,充分激活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缓解课堂氛围。
2.掌握教学中的潜在内涵与意义
物理学是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种十分基础的规律。自然本来就是神奇的,规律也是非常美妙的。多数物理内容都包含着十分深刻的潜在内涵与意义。教师要注意对其进行深刻挖掘,同时灵活的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以薄膜干涉的教学为例。
“光”自身原本就带有一定的神奇特征,因此有关这一方面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自带的积极作用。举例说明,光的薄膜干涉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许多,彩色的肥皂泡、矿石上色彩与玻璃镜片镀膜等等。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单刀直入,要对自身的教学的方式进行灵活的转变,注意抛砖引玉,同时还要灵活的运用现实中的现象进行举例。
经典力学中的关键内容主要包括牛顿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经典物理学的实际发展时间线进行讲授,同时也适当的穿插有关物理学家们进行天体运行过程的探索,从“地球不动且是宇宙的中心”一直到“地球围绕太阳转”方面的转变,因此也极大颠覆了人们对于世界观的实际看法,促使从亚里士多德一直到牛顿时期,人们的世界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依照此类顺序对学生进行讲授,可以逐步实现对学生科学理念的改变以及世界观的建立。
综上所述,在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讲授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信念以及世界观。在教学中利用科学家事迹与物理学发展历程的讲授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进而促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