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推进作用研究

2020-12-08 18:37:20马万荣
山西青年 2020年12期
关键词:进校园文化遗产物质

马万荣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甘肃 兰州 747600

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认真学习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也多次发表讲话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做出来重要批示。2015年5月4日总书记多次和北大学子进行座谈,多次强调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就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来讲,其不仅指专业素养和能力,更指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因为当前的世界竞争巨大,各国的发展会涉及利益纠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在利益面前明确自身的地位,这样,其才能够更好的为祖国发展服务。换言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有民族精神,这样,在国家发展实践中,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体现会更加突出。基于此,对民族意识培养中的相关问题做分析讨论现实意义显著。

一、相关概念分析

要分析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推动作用,首先需要对相关的概念做理解与分析,以下是具体的概念阐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目前的研究实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被一致认可的主要有被大众、全体或者个人所认为是文化遗产的一些表现、展示和实践形式以及知识体系相关的物体、工具、文艺品和文化场所。如洮砚,洮砚作为我国的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产于卓尼县洮砚镇喇嘛崖和水泉湾一带。硬度约为莫氏3.1,研磨柔和,破碎的颗粒大都在0.01mm以下,产墨较快且稳定,密度在3.05左右,而老坑石头中之最,当属“鸭头绿”,其绿至蓝,表面细腻光滑柔和,现在每出一颗鸭头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其数量稀少,价值巨大,具有130多年浓郁的文化内涵,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片。

(二)民族精神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积淀过程中形成了丰厚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而民族精神就是整个民族文化发展和积淀追求的共同特质,民族精神是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发展生存的关键思想,任何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简单来讲,民族精神对于民族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力,所以在当前的社会实践中,强调民族精神的培养非常必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推动作用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分析这种推动作用,这可以为民族精神培养实践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开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分析

从具体的分析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内涵和表现关系。从上文的具体分析来看,民族精神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也就是说具体的民族精神蕴含在民族文化当中,所以民族文化会表现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非物质的文化内容,其是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而文化又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精神。从上述的分析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对民族精神做了非常显著的阐述。举个简单的例子,洮砚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从石料的采集,再到图案的雕刻,一道道工序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自主创新的意识,品质的追求更是体现着我国的匠人精神。可以说,洮砚是工匠精神不灭的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进校园的具体作用讨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具体指的是在校园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活动,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竞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的展览等,这些活动会从不同侧面对我国的文化内涵进行展现,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体现的是不同的民族精神。现在市面上的老坑洮砚数量稀少,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文献资料举办洮砚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洮砚,了解洮砚的文化精神内涵,这于学生的精神体验来讲有重要的意义。

简单来讲,要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首要的目的是要让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自豪感,只有民族自豪感不断的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力才会提升,而在民族自信力提升的同时,其对民族精神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随着认知的加深,大学生受民族精神的熏陶和影响越来越显著,其民族精神自然会有显著性加强。总之,在大学生教育实践中,积极的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接触民族工艺、文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对学生的民族认知能力提升有重要的帮助。正是在这样的活动影响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我国有世界排名第三多的国土资源,是世界唯一现存文明古国,有56种风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丰富的价值特质。那么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和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传承呢?然而,在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之中,高等院校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与传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途径呢?我校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甘肃省位于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位置,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发展大有作为,但也存在传承人断裂、手口相传产品“广散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甘肃乃至西北还没有一家高校系统、全面、规范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成立,就是希望在提升非遗衍生产品的设计水平和文化创意水平方面进行探索,吸引、集聚更多的青年人才学习和继承发展非遗项目。成立“非遗学院”,也是对我省“在贫困地区选择一批具备较好传承潜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进行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我院的唐卡、洮砚、文物修复、剪纸、砖雕、京剧专业将成为甘肃省内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唯一院校。

四、大专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如今,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广大民众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向多样化发展。但是,随着其他民族文化的入侵,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重大危机,具有教育、信息和研究人才资源的高等院校应承担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责任。甘肃省许多高校还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和学科,目的是在发掘民间艺术的同时,为学生开展民间传统文化创新活动提供表演的舞台,从而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积极探索民族精神教育,为大学教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工作增光添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有重要的推动性,对于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可也有重要的价值,所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的开展此类实践性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会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猜你喜欢
进校园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民族音乐(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6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