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红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高校承担着科研、教学以及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其中,人才培养是其核心功能。随着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的不断增长,科研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科研活动培育人才成为新时代高校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各高校对科研的持续投入和关注,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逐渐加大,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不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的引导,高校科研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和现象,科研的育人功能逐渐衰弱,科研与育人背道而驰。一方面,科研腐败、学术造假、论文代写、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报道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严重,“高校必科研、员工必科研”,唯论文、唯科研、唯成果论越演越烈,科研凌驾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之上,通过科研活动培养人才成为空谈。
为了扭转科研存在的上述问题,回归科研育人的本真之意,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在原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础上,增加了“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正式提出了“科研育人”,形成“五育人”机制。[1]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相关文件,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及“十大育人”体系,并把“着力加强科研育人”位列“十大育人”体系的第二位。通过中央、教育部密集下发的文件精神可以看出改进科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程序,把科研育人引领贯穿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已成为目前高校解决科研育人不力的当务之急。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研育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形式越来越丰富,高校科研育人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随着论文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科研经费的快速扩张,高校争创“双一流”的竞争越加白热化,科研育人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渐改变着科研的目的和初心,使其慢慢偏离了最初探索未知世界、探索真理的轨道,忽视了基本的教学,更淡化了科研育人的功能。当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在偏离科研本意的科研评价制度的引导下,部分高校及教师科研育人观念淡化,对参与其科研活动的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结果,浮躁功利,忽视育人环节。由于对科研育人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配套政策,导致目前我国的高校普遍存在科研育人观念淡化问题,科研异化成某些高校抢夺优质生源、提升学校排名的尚方宝剑,成为评价高校综合实力、考核教师的硬性要求和指标,科研育人沦为空谈,科研的教育本质和育人功能完全淡化,甚至屡屡出现科研毁人现象。
科研育人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期过程,具有投入和产出不同步、评价标准不统一等特征,导致科研育人的功能逐渐弱化,其育人功能逐渐被遗忘。高校“为科研而科研”“高校必科研、员工必科研”的局面越演越烈,但是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是为自己的科研而科研,很少对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在人格和思想品德方面进行指导。一方面,科研工作者本身的时间非常紧张,教学、科研项目、会议等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没有精力在科研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格和思想品德培养。另一方面,有的科研工作者把参与科研的学生当成“劳力”,主要让其从事收集整理资料等工作,根本没有想到利用科研活动来培养他们。现在部分高校意识到了科研育人的重要性,为在校大学生开设了育人功能鲜明的科研平台,许多大学生通过这些平台第一次步入科学研究的殿堂,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勉强应付,表面指导,让学生做一些跑腿、报销科研经费等工作,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只接触到一点科研的皮毛,完全没有掌握相应的科研方法以及对整个科研过程的探索,更体会不到科研过程中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坚持坚守的品质,导致科研育人流于形式。
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把“科研活动从大学的教学单位和中心课程框架中分离”的现象称为“科研漂移”。[2]在我国,“科研漂移”现象十分突出,目前高校的科研和育人被分裂,甚至有人认为科研人员就应该专心科研,育人是政工部或学工部的事情,导致科研育人功能弱化或者丧失,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目前科研育人的长效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导致一方面有些教师的科研目的不端正,过于功利化。有的教师科研功利性目的太强,只参与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相关的项目,无关的就漠然视之;有的教师见钱眼开,只参与有科研经费的项目,放弃基础研究项目。滥用科研经费,贪污、挪用、私分科研经费现象乱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现在许多高校对教师采取“非升即走”政策,导致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压力加大,竞争非常激烈。在很多高校,教职员工为了职称、经费、研究生招生等进行近乎“你死我活”的“明争”和“暗斗”。种种科研乱象导致教师把精力集中在研究项目上,集中在论文发表、出版专著等方面,不愿意也不想花费精力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为了抵制这种现象的发生,2019年9月,10位院士专家共同签署了一份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倡议书》,反对科研“圈子”文化、反对急功近利!反对浮夸浮躁、急功近利。
上述情况的存在,反映了目前高校科研育人现状堪忧。科研育人观念的淡化、功能的弱化以及功利化,正在使我国高校的科研走入歧途,不利于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不利于高校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科研必须重新回归育人的轨道,肩负起培养人的职责使命。
高校科研育人是指在科研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学生至诚报国、开拓创新的健全人格和优秀品德,养成大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是发展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邓小平在1988年就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明确把科技发展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继承中华民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美德,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个国家加强了对科技人才的争夺,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科研活动中让他们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引导他们明白科学技术是国之利器,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兴国的思想,“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科技在国民生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精神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的历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福祉,对科学和科学精神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更高境界”。[4][5][6]科研育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他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批判和怀疑精神、创造和探索精神、奉献和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在科研中大胆探索,勤奋努力,学习科学家艰苦卓绝、不畏困难的科学态度,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贡献。[7]
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钥匙,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福祉,但是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问题日益突出,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现象层出不穷。如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2009年5月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某篇硕士学位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完全一样,只是把地点“江苏”两字替换成了“山东”。[8]针对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等现象,高校在严惩和“零容忍”的同时,也出台相应的文件和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此类事情的发生,但是重要的是高校必须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校必须狠抓科研育人,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科研工作中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抵制学术不端,脚踏实地开展科学研究,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避免科研功利化。[9]
实现高校科研育人,必须构建高校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形成合力,明确路径抓手,确保高校科研育人落到实处。
科研育人是新时代中国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要求,实现科研育人,首先要研究科研育人的理论内涵及其体系,发现科研育人的规律及其运用,提升科研育人理论研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科研育人营造有力的理论环境。其次在科研立项、科研经费投入、科研院所的创建等方面提供政策的支持与保障,统筹资源,为科研育人搭建广阔的物质保障环境。第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具体可操作的科研活动,如许多高校的大学生“英才计划”“挑战杯”等科研活动,即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又可以在选拔优秀科研人才的同时,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踏实苦干、坚持真理的良好品质,达到科研育人的目的。
一直以来,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科研管理制度饱受诟病,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倾向严重,完全背离了科研育人的初衷。为了改变这一现象,2018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突出以人为导向,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营造宽松科研环境,使科研人员潜心、长期从事基础研究。”随后《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出台,要求改变以往的科技人才评价方式,要求对科技人才的评价突出品德、能力、业绩,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随后,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集中清理“四唯”等问题。这些不断出台的政策,显示了国家对高校科研管理和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决心。
科研育人的主体是高校教师,目前教师科研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科研管理的评价体系不科学。当前,高校在科研管理制度中,均有对教师的科研评价考核制度,虽然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也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科研而科研,是为了争创“双一流”,是为了招生,而不是育人。在这种评价体系下,一些高校教师为了完成考核,急功近利,忘记了科研育人的初衷,对学生的指导沦为空谈,科研脱离了育人的目标,妨碍了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因此,构建高校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就必须去除当前科研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在制定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时加入科研育人考核指标,对科研育人提出明确要求。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是受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科学研究是艰辛的创造性活动,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科研育人只有在科研活动中,且只有通过科研活动才能实现其育人的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在体验科研的过程中,感受学术的严谨,研究的艰辛,既可以增强其科研能力又能提升其科学素养,培养其学术道德、人格操守和创新意识。因此高校应该营造科研氛围,尽可能多地为在校学生创造科研活动。实践证明,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科研训练、成长成才的重要依托,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科研育人的重要载体。因此围绕高校“十大育人”体系,在大学中开展科研论坛、讲座,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论文等,可以增加学生对科研的理性认识,培养他们严谨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从而养成良好的学术操守和学术道德。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育人质量,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要着力构建科研育人的长效激励机制。尊重高校教师的科研创新地位,扩大科研自主权,减少管理部门对学术活动的干预,制定合理的科研激励措施,在科研活动中注重学校及师生的长远发展,如对指导学生科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项目的教师,取得不同的成绩折算相应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在项目申报、职务职称晋升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营造教师科研育人的激励环境,形成科研育人长效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