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敏龙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ICU,广东 广州 510220)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24 h或者接近24 h连续体外血液净化替代受损肾功能的治疗方法。临床上经常会出现CRRT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顺利完成治疗时间而提前下机。现回顾分析探讨我院ICU行CRRT患者非计划性下机的原因,并提出干预策略,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我科收治危重患者行CRRT治疗390例次,其中治疗时间未达到计划性而非计划性下机48例次。男33例次,女15例次,年龄41~81岁,平均(61±3)岁。
48例次非计划性下机患者采用Prismaflex(瑞典,金宝)34例,旭化成(日本)8例,费森尤斯三种CRRT机4例,以Prismaflex(瑞典,金宝)机为主,且选择颈内/股静脉三腔或双腔置管,治疗模式金宝和费森尤斯为CVVH,旭化成为CHDF.
48例中枸橼酸钠抗凝例20例次,肝素抗凝22例次,无抗凝6例次。滤器凝血14例次,管路中有气泡9例次,输入压力极端负值15例次,系统故障6次(包括上部夹管阀故障,一般系统故障,血液中无流量等),非计划性拔管(血透管)3次例。
(1)临床观察:CRRT运行过程中,动脉压突然升高≤一350mmHg,无法解除,导致机器停止运行。
(2)原因分析:患者发生躁动、肢体活动过多、咳嗽咳痰时导致导开口贴壁、管扭曲受压、位置偏移等,造成动脉端引血不畅。CRRT结束后,动静脉管路封管时注入的肝素液与腔内容积不相等,留有无效腔,且没有在肝素液注入完毕前夹闭管道,致使血液逆流到导管内,形成血栓。
(3)护理干预策略:①确定血透管顺畅在上机。如果达不到要求,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血透管位置,再达不到的请医生重新置管。②正确的封管技术:根据导管腔容量注人肝素溶液,正压封管,以保证导管内肝素化,防止血液逆流形成血栓。③对于清醒躁动的患者,告知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1)临床观察:在CRRT治疗过程中,血滤机突然出现包括上部夹管阀故障,一般系统故障,血液中无流量等故障问题,无法解除,导致CRRT停机。
(2)原因分析:①出现系统故障频次最多的是金宝机,主要原因一是机器使用年限长,缺少维护,②与管路安装操作有关,低年资护理人员对管路安装不熟练,未安装正确流程安装管路。③金宝机各个探测部件过度灵敏,容易出现误报警。
(3)干预策略:①定期维护机器,联系工程师查找原因,彻底解决系统故障问题。②金宝机如果报警“一般系统故障”,无法解除,可立即关闭机器电源,3秒后重启机器,同时,另一护士开始手动旋转血液泵,确保血液处于运行状态,防止滤器及管路凝血。③金宝机CRRT过程中如果报警“上部夹管阀”,同理可按照2)的步骤操作。④对管路安装不熟练的护士进行培训,考核。熟练掌握后方可监护。
(1)临床观察:CRRT运行过程中管路出现较多空气,导致静脉壶迅速下降,致使空气探测器报警,机器停止运转。
(2)原因分析:①更换置换液时,没有排净残留的空气,致使较多的空气进入回路管,空气探测器报警夹闭管路,机器停止运转;液体秤悬挂其他液体,致使液体走空后机器不能及时报警,大量空气 进入管路;②配套预冲不完全,没有充分排净管路及滤器中的气泡;管路衔接不紧密;③动脉血流量不足时,空气从动脉端进入体外循环;采样口反复穿刺采血,导致漏气。
(3)干预策略:①充分预冲管路,预冲时可以轻轻拍打滤器,使滤器内的小气泡随着冲洗液充分排出。且保证所有接头处衔接紧密以防意外。②更换置换液时,轻轻拍打置换液,将细小的空气向上聚集。③尽量避免在同一采样口反复穿刺采血,穿刺时选用小针头,防止漏气。④如果CRRT运行过程中管路出现较多空气,导致静脉壶迅速下降,致使空气探测器报警,机器停止运转 ,这时可以采用“双钳夹闭法”。
CRRT技术护理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护理问题成为CRRT技术取得成功的关键。护士在熟练操作CRRT机的同时还要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要具备应急判断处理能力,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专业细致的护理保证CRRT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