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烽 王 卉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8
高校承担着学术研究、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引领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示范辐射作用。
高校应该充分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和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观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引导等各方面形成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特有的人文氛围,这是一所高校独特精神风貌的展示,它以社会先进文化为导向,以校园建设为底蕴,以高品质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是各个学校在长期的教书育人和管理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精神、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一所大学无形内在的修养,凝聚蕴含着学校校风、学风的整体素质,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当前工作全局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工作新的思路与举措,增强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
要推动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使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要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信仰、坚定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师生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树立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坚守信仰、向上向善、胸怀大义、奉献社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把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把树立科学创新发展,培养研究、创新、应用人才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校园文化发展始终保持时代性、先进性、科创性。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特点,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进行深入系统的实地调研、理论研究和科学规划,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载体,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运行规章制度。要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德育教学、学校治理改进和校风建设相结合,健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各部门协作配合,保障最终目的实现和各项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成为看得见、感觉的到的现实因素,更将社会价值、思想性、知识性最大限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其向积极健康向上的目标发展,把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营造有利于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优秀复合型人才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和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不断提升增强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无形的育人功能。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信息的传播、获得、反馈、加工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师生是否能快速、准确的接受到各类正确信息的获取,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会受此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宣传,还要善于利用新的媒介平台、第二课堂以及其他网络媒介的作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主题教育宣传,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创作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等贴近学生要求与实际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文化媒体作品,定期推送、主动发声,扩大在网络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和宣传,让正向的文化、积极的思想、高尚的品德能够更好的传递,不断增强在学校中的覆盖面。要不断听取青年学生的声音,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着重宣传校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好的成果、经验与做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形成自觉相互交流、相互传播、相互学习的浓烈氛围,利用现代技术和传媒环境,占领网络发声的主阵地,强化思想引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传播。
新时期,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新要求,从表面上我们感觉到随着主流文化在前进,实际上早已走进误区,自以为走在时代前沿时,观念和制度已延时滞后,面对青年学生的易塑性和大家对世界变迁的敏感性,迫使高校必须快速、正确、理性的看待和判断一切问题,形势的严峻要求高校不得不加快速度,根据新的形势和特点,必须转变观念,探索研究、改革创新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突破制约和困难,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