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娟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高校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深受当代社会广泛关注,学生思想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不断变化着,关于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给新时期高效的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所以当下高校为了更够让培养的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可以帮助到社会发展的人才,就需要加大对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采取科学正确高效的教育措施,解决出现的种种难题,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篇文章将重点对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做出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供参考。
思政教育是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每个学生成为赋有良好思想品德,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我国营造正能量社会风气,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时期背景下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思政教育的教学力度,是因为思政教育是建设我国精神文明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新时期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接受良好思政教育的高校学生们是推动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力量,学生思想道德的优劣关系到毕业后就业发展的好坏,也就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高度。所以高校必须要重视思政教育,用思政教育来约束学生不良行为,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
新时期高校的教育中,关于就业指导教育一直都是非常看重的。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在步入社会后,实践运用学到的知识。当学生真正步入社会以后,首先就是要选择工作,第一份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是非产重要的,不仅是起点也是为了未来工作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导致学生在选择时会迷茫,承受过多的压力还会导致学生做出错误的就业判断,严重甚至导致学生走向“歪路”,所以新时期高校的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就业指导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在社会中充分发挥自我价值,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
当前仍有部分高校教研人员对加强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不够重视,所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要定期对高校教研人员进行这两项教育的培训,让教研人员对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重视起来,以下将详细阐述优化教育策略。
教师作为实施教育活动的核心人物,对加强教育实施力度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应当组建师资力量雄厚的教研队伍,提高师资力量,切实有效的提高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对于国家来说,应该加大对培养专业教育人才的投入力度,不断深化专业知识技能。站在高效的角度来讲,必须要对现有的教研队伍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与个人修养,如果在思想道德方面教师都无法达到教育部门的要求,那他将无法得到学生的信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可以建立教师监督机制,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本质上提高高校教研队伍的教学水平与思想道德素养。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所以在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选择更加符合新时期高校发展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教学中,一定要做到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想品德对于以后步入社会就业的重要性,更能明白品德高尚的可贵之处,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思政教育。
在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教师万不可对学生采取强制性知识指导,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专属于每一个学生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有效指导;另外还可以引进新媒体信息技术到就业指导教育当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就业形势统计图来客观地进行分析与研究,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对就业有更加全面地认识,为其以后选择就业时提供有效的帮助。
综上所述,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出众已经不能当做社会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素质水平在新时期社会中也是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对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学力度,高校必须重视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素质素养与专业技能,并且还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新时期下树立正确人生观与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