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教育初心,实现四个回归*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解读

2020-12-08 19:48:58蒋惠筠罗胜杰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习者量表阶段

蒋惠筠 罗胜杰 吴 斐

1.湖南工程学院学工处,湖南 湘潭 411104;2.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3.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5

2018 年6 月21 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把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教学测评是关键一环。2014 年10 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完成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的研制,2018 年2 月12 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对外发布,2018 年6 月1 日正式实施。

量表基于中国国情,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能力做了全面描述,将其分成“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九个级别,覆盖了从我国英语初级到高级学习者和使用者的各能力阶段,全面界定了我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实现交际必须达到的标准,详细列出学习者应掌握的各种英语知识和能力[1],九个等级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体,为每一阶段英语学习测评提供参照标准。量表并非只是用于考试测评,从英语学习终端之能力测试入手,对英语教学提出要求,秉承英语教育初心,实现英语教学的四个回归。

一、不忘测评体系之渐进初心,实现由无序到有序的回归

中国人学习英语贯穿小学、中学、大学和硕博士阶段,从小学三年级(约9 岁)开始至27 岁左右,历经各类考试。名称不同,级别各异,题型不一,题量有别,各具侧重,负责考试命题和管理部门各自为战,交流甚少,彼此之间的衔接性不强,甚至出现个别高级别考试难度低于较低级别考试这一奇怪现象,应该说,我国英语测评体系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量表》的出台,彻底结束了这一多头状态,变英语测评无序为有序。《量表》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语言能力由低到高分为九个等级,旨在“有效推进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逐步改变目前教学各自为政、考试种类繁多、横向与纵向之间缺乏可比性、互补沟通的局面”[2],在英语教学与测评中起到“车同轨、量同衡”的作用,彻底回归英语测评体系之系统性和渐进性初心,实现无序到有序的回归。

作为回归的实现途径,我们呼吁做好英语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3],建立国家层面的机构和组织,专门负责英语人才培养的协调与规划,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每一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入手,将英语能力培养贯穿从初中到大学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体现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和连贯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英语教育的重复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二、不忘教学过程之目标初心,实现由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树人即指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英语学科,就是语言能力的培养。

为此,量表深谙这一教学思想,对语言能力做了清晰的界定:“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某一话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归结为“语用能力”,细分为“语用理解能力和语用表达能力”[5]。量表从测试角度,对各项语言能力做了细致阐述,给教学提出要求:牢记英语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初心,加大能力培养的份量与比重,注重英语知识的内化与能力提升,努力实现由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回归。

能力培养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相似,各类知识呈有层次、有体系的宝塔结构,经验需要累积,能力要假以时日。因此,育人要循序渐进,既不能一蹴而就,又要避免低水平重复,要依据量表“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九个级别要求,在每一个阶段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完成各阶段能力培养之重任[6]。

三、不忘教学方法之改革初心,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回归

量表从顶层设计开始,突出能力培养,倒逼教学改革,让教师努力钻研教学方法,改教师满堂灌、学生忙于记笔记的方式为“精讲多练”,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回归。要求做到“三多三少”:多相信学生能力,少保姆式培养;多给学生口语练习机会,少占用课堂时间;多布置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少包办式教育,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7],实现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模式的转变,必须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吸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这样的学习才不会枯燥,兴趣才会持久,效果才会明显,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力培养才会更加彰显。

为此,教师角色必须重新定位,要为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相互合作等学习品质的形成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支撑[8],将课堂变成一个表演舞台,教师充当导演角色,学生成为舞台上的演员。根据定位,教师负责过渡协调、精讲释疑,学生发挥主动性,不成为整个课堂的看客,而是充分参与,发挥各自作用,在整台课堂“春晚”中充分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演出”长处,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交往中,锻炼英语听说能力,实现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

四、不忘教学内容之连贯初心,实现由散乱到系统的回归

英语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在总的、统一的要求下,在允许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的前提下的一个连贯过程,从小学到大学,能力养成应该是逐渐的。统一的量表将使得各级各类考试有一个统一标准,促进外语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9]。统一标准下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到连贯,方能实现能力的提高。

我国目前整个英语教学体系由小、中、大学三个阶段构成,每一阶段又有各自的教学体系,自成一体。为保证自身体系的完整,三个阶段部分重叠,这不仅造成了外语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束缚了外语教学的整体发展与提高,与语言的经济属性严重不符。为此,建立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框架,实现教学内容上的循序渐进,结束散乱状,注重阶段之间的衔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英语能力的逐渐提高,而不是在同一层面上徘徊往复。

教学内容的系统连贯,为能力培养提供了前提。系统的教学内容,须辅之以系统化教材,故须加强英语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应集中高校、教师、出版单位、学习者等多方力量,建立健全英语连贯教材的编写、出版与管理机制,合作开发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英语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五、结语

2017 年9 月8 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于《人民日报》刊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强调“要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英语实践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量表以能力培养为发端,以英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量化为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各阶段全面协调统一发展的要求。作为实现途径,必须使英语测试回归本质,让英语教学回归原点,关注学生发展,让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测评向能力培养的目的回归,从语用出发,推行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内化与提升,实现语言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猜你喜欢
学习者量表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科学与社会(2022年1期)2022-04-19 11:38:42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莫愁(2019年36期)2019-11-13 20:26:16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18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