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认同感的策略探析

2020-12-08 18:37:20李之培
山西青年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认同感思政教育

李之培

临沂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应当端正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当前高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很难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基于这种情况,高等学校应当转变这一教育现状,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心理和情感的认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将思想转化成实践,提高其道德品质,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选择贴近现实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与学生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很难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了改善这一教育情况,教师应当更新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具备时代特色,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矛盾等问题,使其能够面对新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师进行思政教育时,还应抓住时政热点,通过对热点现象的讲解,使学生形成理性思维习惯,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活案例对思政教育而言也有着推动作用,思政教师进行教育时,除了要帮助学生分析国家政治或社会热点,还应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需求,着眼于学生身边小事,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困惑,此外,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当调整教育方式,使教育环节更加温暖,从而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例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关教育时,应当立足社会实践以及学生生活,挖掘与学生相关的、便于理解的真实案例,提高其课堂理解度,提升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了解法律的相关内容。

二、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形式

教育方法对于思政教育效果而言,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教师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教育效率,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此,思政教师进行课程教育前,应当摸索教育方式,使教育手段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心理。想要保证方式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掌握学生兴趣点,挖掘学生心理特点,充分调动自身知识,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更为长远发展。

例如,教师进行较为抽象的理论教育时,可以灵活利用案例教育法,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便于学生理解;而教师讲解到与中国实际问题相关的内容时,可以采取区域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抓住重点,提高其理解力;在教师讲授到历史发展的相关内容时,也可以选择时间对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敏感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教师不论选择哪种教育方法,都应尊重学生兴趣,保证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充分发挥思政优势,端正其思想,另外,教师也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做到课程与时俱进,打造活泼的思政教育模式,改变当前教育现状。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自身教育水平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渴求知识的阶段,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愿意投入到探索中,大部分大学生对探究真理有着强烈的热情,也正是因为学生具备这一特质,思政教师应当充分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思维,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使其成为高素质人才。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使其在实践中追求真理,获得突破,在其期间,教师也要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进行指导,避免学生在学习环节中出现纰漏,此外,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够调动思维,解决问题。

作为学生思维的引路人,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解释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对问题能够更清晰的掌握,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以情动人,尊重学生差异,提高教育效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形成教育认同感,不但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还能提高日后的课堂教育效率,为思政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认同感,能够避免学生出现观念偏差,有利于帮助学生矫正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确保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应当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效率,在思政课程中倾注更多心血,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认同感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