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慧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一)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收录论文为据,目前国内关于核心素养与高校音乐鉴赏类课程的相关研究论文暂无一篇,但有关于“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相关论文有3篇:姜乐虹的《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改进—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黄河之声》2018年第4期);涂蓓的《核心素养下的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艺术科技》2018年5月);涂蓓的另外一篇相关论文《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以上两位作者都是从宏观角度探讨核心素养下与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而对于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尚且没有,国外相关研究的论文暂未找到。
(二)背景分析:在2016年的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确定了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教育部同年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对新时代的学生教育起了指导作用。核心素养的指出是以国家统一标准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中艺术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音乐鉴赏类课程不仅是一门艺术理论课,更是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关键路径。就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目前音乐鉴赏类课程的设置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确定课改方向
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已经完全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当下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自身要对“核心素养”有充分的理解,明确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在高校音乐鉴赏类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将核心素养与音乐鉴赏类课程相互融合、渗透,达到新时代下素质教育的目标。
2.结合“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
(1)课程设置:结合各地方的地域特色,创新性的开发音乐鉴赏类课程。如:陕西民间音乐鉴赏、山西民歌赏析、丝绸之路沿线城市音乐赏析等。在开设课程的同时,学生会对所讲述地区的音乐文化有相应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还可以对本地区音乐艺术的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
(2)授课形式:音乐鉴赏类课程在高校多以公选课的形式展开,授课多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并不能很好的使每一位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可将课程以“大班授课小组活动、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3)教学方法:①运用多元化创新教学法。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教学理论的同时将一些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法注入到实际教学中。如: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大学生通过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鉴赏音乐作品,增加学习趣味性。②采用混合式教学手法。结合现代形式,充分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混合式教学法,多种教学手段学习,不限制场地和空间,做到随时随地都创设学习的条件。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积极推进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改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契机,广泛采用融媒体、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加强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主观音乐需求、音乐参与能力及音乐文化理念的理解;以多样的授课方式和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
(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赋予了教师新的定位。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模式,教师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由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由一对多转变一对多与一对一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发张,为教师的创新实践拓宽了道路。
(二)解决了长久以来艺术类课程、艺术教师处于边缘化的局面。充分激发了艺术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给予艺术教师施展自身才华的空间,并把现代技术手段引入艺术课堂。
(三)实行学生分组教学,对音乐认知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四)引进现代技术服务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形式、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法。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校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宏观上是遵从国家领导,履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政策,是实现课程教育科学性、社会性与发展性的重要条件。从微观上看,这一改革研究与实践是培育优秀教师、卓越音乐人才的重心,也是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发展创新型人才基础,更是高校教育和艺术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