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 勇
(南召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南召 474650)
兔肺炎双球菌病的病原是链球菌科,链球菌属的肺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属于格兰氏阳性菌阳性菌,有荚膜,无芽孢,不能自由运动,在光学显微镜下,大部分肺炎双球菌的形状似瓜子,多数情况下成对排列。肺炎双球菌的生长条件也非常高,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血液、血清和葡萄糖等基本物质。肺炎双球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有研究表明此菌在5%的二氧化碳中可以生长的很好,培养出来的菌落多数情况下呈灰白色,半透明、光滑湿润、凸起、针尖状的圆形菌落,当培养时间超过24小时的时候,菌落呈扁平状。肺炎双球菌有溶血的特性,在鲜血的培养基上可以很好地生长,并形成草绿色的溶血环,肺炎双球菌对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当温度升高到 56℃,15到30min的时间即可以杀死该菌。此外,一般的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苯酚等对该均均具有杀菌作用。但是肺炎双球菌对干燥的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
兔肺炎双球菌病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兔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肺炎双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涕和突然死亡。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在冬季和春季多为散发。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气候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兔的整体抵抗力下降很大,兔的上呼吸道常在菌,尤其是肺炎双球菌会大量的繁殖,从而使兔发生内源性感染。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兔,带菌的兔以及啮齿类动物。传播媒介主要是被污染的饲料、垫料、笼具、和空气。本病对于兔没有种属和年龄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的兔均已感染本病,其中抵抗力较弱的仔兔、幼兔和怀孕的母兔最易感。肺炎双球菌多为散发或者地方流行性,多数感染病例属于最急性型,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我国的养兔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肺炎双球菌在自然界当中广泛存在,在健康人和动物的呼吸道当中均有寄生,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大部分肺炎双球菌没有致病性,少数具有致病性。有研究发现,在健康的人群当中,有40%以上的人上呼吸道和多数动物的咽喉部有肺炎双球菌的寄生,人和动物均可以感染肺炎双球菌,但是小于5周岁或者大于65周岁的人感染率会更高一些。当机体的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肺炎双球菌可以从定植的部位直接达到感染的部位,引起中耳炎、鼻炎和支气管炎,还可以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引起败血症。
有调查显示,肺炎双球菌具有广泛的宿主,可以感染很多种动物,如猪,羊,兔,狐狸大熊猫等多种动物。肺炎双球菌的侵袭部位主要是上呼吸道,从上呼吸道的黏膜入侵下行到肺组织或者血液当中,会引起细菌性肺炎或者败血症,少数的病例中有中耳炎、脑膜炎和乳房炎的症状。肺炎双球菌的易感动物大多数为幼龄动物和怀孕动物,幼龄动物发病后长表现为急性肺炎、败血症和急性肠炎;怀孕动物发病后常引起动物的流产和死胎。关于肺炎双球菌的报道最早是在1955年,在一例仔羊中发现的。1993年我国科研人员在湖北省嘉裕县发现了多种动物均可以感染肺炎双球菌,且有的地区呈爆发性流行。随后的几年当中,我国各个地区均有肺炎双球菌的报道并呈现爆发性流行。
兔肺炎双球菌病可以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例变化进行初步的判定,但是在生产实践当中,由诸多因素会造成患病兔有很多种临床症状、混合感染以及继发感染的情况,因此,要想确诊还需要通过实验室进行检测。
根据肺炎双球菌的培养特性,无菌采集组织器官,分泌物以及血液,用鲜血培养基进行培养,选取菌落进行染色镜检,根据显微镜下肺炎双球菌的形态特征即可判定。在上个世纪初期,国外学者首次报道了奥卜托新可以区分肺炎双球菌和其他α-溶血性链球菌,直到50年代,实验室才开始普遍将这种鉴定方法应用起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后的研发当中,对于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方法不断的进行改进,虽然这些方法简单,易操作,廉价,但是病原的检出率不高,因此,临床上并没有很大的应用。
该实验又被简称为ELISA实验,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非常高。常用的ELISA实验主要有两种,也即是PsaA-ELISA实验和PLYELISA实验。前者是采用天然的或者重组得到的肺炎双球菌表面黏附素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做ELISA实验来检测血浆、脑脊液和尿液等标本中是否有肺炎双球菌。后者是用天然的或者重组的肺炎双球菌溶血素制备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患病动物尿液当中的PLY分子。
聚合酶链式反应主要是应用肺炎双球菌的血清素基因片段作为靶基因进行引物设计和扩增,但是由于个别的α-溶血性链球菌也存在该基因的因素,故PCR检测易出现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