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以来,“精准”二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讲话中的高频词。也正是这“精准”二字抓住了摆脱贫困的“牛鼻子”,由此为中国脱贫攻坚打开了一扇巨变之窗。
世界银行曾发布这样一组数据,可以清晰直观地感知这种巨变。从1990年开始计算,中国贫困人口数量连续12年排名世界第一;在2002年到2012年这10年间,减贫力度在加大,但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仍高居世界第二。而在“精准扶贫”理念提出之后,七八年里,好像是一脚油门踩到了底,中国迅速成为了世界上贫困人口数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在这些数据变化的背后,恰好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略逐步调整的三个阶段。1986年国务院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以贫困县为重点扶贫对象,我国进入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2001年,基于农村贫困人口分布逐渐从国家级贫困县区域向村级区域集中的情况,我国把扶贫重点转向贫困村,进入整村推进式扶贫阶段;2013年11月,面对剩下的深度贫困“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进入精准扶贫新阶段。由“大规模开发扶贫”到“整村推进扶贫”再到“精准扶贫”,就像是一个逐步收缩的口袋,对贫困形成步步进逼的包抄围歼之势。而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可谓一下命中了贫困的靶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精准首先是一种工作方略,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何谓“精准”?简言之就是精到而准确,有的放矢。俗话说,“贫有百样,困有千种”,特别是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更是复杂艰深。如果忽视各不相同的致贫原因、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搞粗枝大叶的大水漫灌,大而化之的“一刀切”肯定不行。唯有找到“贫根”,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拿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办法,才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效。
精准同时又是一种作风精神。它强调的是实事求是,实干担当,其核心要义就是一个“实”字。脱贫攻坚,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丝毫糊弄,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工作做严做细做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切实有效地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长期以来,各地扶贫干部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谋实招,用苦乐自知的“辛苦指数”,换来写在群众脸上的“幸福指数”。比如,为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无数扶贫干部走村入户,在全国开展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使我国贫困数据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比如,为了攻克零星分布在非贫困地区的“插花式”贫困,各地下足精准精细的绣花功夫,逐一制订帮扶计划,确保不留盲区、不落下一人一户。从“精准识别”到“精准帮扶”再到“精准退出”,求真求实的作风贯穿了精准扶贫的全过程。
严实相济是精准作风的本质要求。要把“精准”二字落实到底,既要实,更要严。对于扶贫领域中的作风问题,我们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严肃整治。对于“刷白墙式”脱贫、“填表式”帮扶、“租牛式”迎检等走过场、做虚功的现象,对于那些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各地真督实查,动真碰硬,依纪依法坚决整治、严肃查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强调精准,就是认真、较真、求真。脱贫攻坚无疑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役,面对这场硬仗,我们以精准之策、务实之举,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减贫奇迹,也锤炼了我们的作风精神。如果我们始终秉持这种精准作风、严实态度、较真精神,必将无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