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禹
(贵州省都匀市匀东镇中学,贵州 都匀 558013)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可见,积极探索情境教学法尤其是其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其本身就是遵循课程标准、落实课标理念的最好体现。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教学技能。那么,初中物理课堂上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呢?
物理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便是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动手操作方面,实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架起了学生和物理学科之间的关系。中学生对物理实验一直充满了好奇心,诸多物理实验也在他们的眼中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如果能够利用学生对实验的心理期待,结合物理的实验特性,精心为他们选择和设计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总结,以及建构物理的学科知识,这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猜想,如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入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这些猜想都是学生发挥了丰富的想象,经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后汇报的结果。此时,教师应该及时根据学生的汇报成果,和学生一起讨论开展实验所需的一系列资源,对做的猜想进行分别验证,从而得出科学性的结论,懂得浮力的大小到底是与哪些因素有关联,又是与哪些因素无关。实验是物理学习的试金石,它让学生在足够的感性认知基础上,进行理性猜测,再进行实验验证。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思考,从而把握教学的节奏。
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法中一种最基本的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思考动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来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产生更加具体客观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还能够通过具体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考动机,自觉进入到问题的分析和探究过程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电是什么》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们的思考积极性,笔者以问题为启发点,为学生们提出了如下问题:1.电是如何产生的?2.通常我们可以采用什么使物体带点?3.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开始思考,一段时候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多媒体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条件和时空上的限制,能为学生呈现出各种声音、图片和视频,是对课堂的延展和课堂氛围的调节,在物理情境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有效为学生营造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
首先多媒体通过播放与物理相关的影视片段或者是纪录片的片段,能最直接地将学生带入视频中的情境中,通过视频呈现的内容,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自然穿插进来,让学生随着对情节的好奇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以达到获取后续情节的目的。其次教师还要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物理学习的思路或者是知识的拓展,学生在微课的呈现过程中,会体会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物理实验,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的细节,体会物理实验背后的规律。
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因为生活化情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在课堂中往往会对自己熟悉的情境格外关注。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三段视频:第一段视频是一名学生在去上学的路上不小心踩到了一块香蕉皮而摔了一跤;第二段视频是一位短跑运动员穿着钉鞋在田径场上奔跑;第三段视频是一辆没有载人的人力车和一辆载人的人力车共同经过一个上坡路面,载人的人力车需要人在后面推才可以勉强上坡,而没有载人的人力车却可以轻松的上坡。课堂中呈现的情境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非常熟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生活化的情境展开思考:为什么光滑的香蕉皮容易使人滑倒?为什么载有人的人力车很难通过上坡路面?这些看似通俗、简单的生活现象隐含着不同的物理学知识,逐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教学环境下,在初中物理中开展情境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的时候也要有更高的标准,物理教师要注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教学情境,为学生展开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内容,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