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四川省南部县谢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川 南部 637300)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老师开展教学也积极融入新教育思想和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础上,使学生获得全面综合发展。尤其是针对初中数学学科,学生在对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知识点学习时,容易出现理解困难、掌握不足等情况,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自信心,并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而将分层教学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老师就可以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科学设计,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此,对通过分层教学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展开研究和分析。
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主要是将所有学生视为一个整体,并采取相同方式教授课堂知识内容,最终学生所呈现出的学习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在于每个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都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他们在对相同数学知识学习、理解和应用时也表现出较大差距,为了更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和提高课堂数学教学效率,老师就可以对分层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并充分尊重学生所体现出的差异性,实践中老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学习成绩、基础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划分为A(学习能力强)、B(学习能力中等)、C(学习能力较低)三个层次,并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不同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分层施教中都能够取得一定进步。
在完成学生分层以后,老师就要联系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对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科学制定,以引导每个层次学生都能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锻炼。如:在对“一元一次方程”开展教学时,老师就要对书本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如:针对C 层次学生,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和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针对B 层次学生,在C 层次基础上,增加把握相关关系和正确列出方程内容;针对A 层次学生在A、B 基础上,还可以将一次函数内容渗透到其中,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实际教学中通过老师层层落实各项教学目标,可以引导不同层次学生更加有目的和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思考,相应知识和能力也会得到巩固和锻炼。
为了促进各项教学目标更好实现,实际教学中老师也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多媒体、设置疑问、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加以运用,以充分展现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中对课堂教学知识内容进行准确理解,相应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并引领学生朝着更加全面和综合方向发展。以设置问题教学方法为例,在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开展教学时,老师就可以设置问题“原有三角形硬纸板坏了,你能制作与原来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教具吗?思考满足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对比给出三角形,判断是否能够判定为全等?”在这些问题引导下,将全等三角形判定知识有效联系起来,并且各层次学生在对不同问题探究和分析过程中,也能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边边、边角边等公理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利用这些公理对给出的实际例题进行验证和判断,每个学生通过教学也都能够取得一定进步。
通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可以对所学习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训练,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想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就要求老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需要对学生不同学习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并将作业划分为基础知识、能力训练、实践拓展、开放探究四种类型,既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作业完成需要,又能够体现出难易程度适中特点,以达到知识巩固、能力训练和思维拓展目的。如:在完成“二次函数”课堂教学以后,老师就要融合课堂所教授的二次函数图像、一元二次方程等内容,设置基础知识、能力训练、开放习题等课后作业,使不同层次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完成不同作业中实现基础知识和能力巩固及训练,整个过程中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对较难习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甚至支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互动,以集合智慧和拓展思维,在解决困难问题中实现能力提升。
在对学生实施分层数学教学以后,也要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评价,才能够引导学生对自身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并根据自身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同时,老师通过分层教学评价,也能够对一定时间内开展分层教学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了解,尤其是针对分层教学中存在的薄弱问题可以直观显现出来,并为后期老师进行学生分层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计划优化和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也能获得更加全面、综合的发展。
本文是基于对通过分层教学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将分层教学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具体应用实践中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层,并在不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后作业、教学评价引导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习数学知识,相应思维、探究、应用等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并助力学生朝着更好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