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琴,金春玉,金京玉,李 友
(1.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敦化 133700;2.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 敦化 133700)
大豆病害种类多,本文主要介绍大豆常见病害的识别方法、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识别:在幼苗期茎基部病斑为菱形、条形、或不规形褐色病斑,皮层腐烂呈溃疡状,比较严重的植株主根和须根腐烂,造成秃根。病株地上部生育不良,病苗矮瘦,叶片小而且颜色淡,分枝、结荚明显减少,严重时干枯而死。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菌侵染而引起的,主要以谦刀菌、丝核菌和腐霉菌为主,不同病菌引起的病害症状不近相同,但共同点是根部腐烂,以土壤潮湿地块严重。病菌靠土壤、种子和流水传播。
防治:25%适乐时进行包衣,种立或卫豆克拌种,发病初期用72%克露加生根粉或菌克霉克对水300kg喷雾,喷雾时可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混用可以增加防治效果。严重地块5~7d后再喷一次。
识别:最初发病部位茎杆上有褐色病斑,后期发病部位有白色棉絮状菌丝,纵剖病株茎杆时可见圆柱形鼠粪状菌核,离向日葵地近的地块,重茬地块,低洼地,长势繁茂地块比较严重。菌核在土壤中和混在种子间越冬,越冬后的菌核在温度适宜时萌发,病源孢子落到花粉上,吸收花粉营养,萌发进入到茎杆上。
防治:发病重的要适当轮作,选用株型紧凑,尖叶或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好的耐病品种,株型高容易分杈的品种降低密度,植株太高的品种可适时打矮壮素,降低植株高度。发病前10~15d,大豆2~3片复叶时可以用50%菌核净、腐霉利,施佳乐等药剂进行防治。
识别:首先是上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接着皱缩,叶片畸形,叶缘下卷,植株矮化,结荚少,豆荚弯曲等症状。病毒主要吸附在豆类种子上越冬,也可在随植株残佘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生长期主要通过蚜虫传播。
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轻病害,发病初期可以用植病灵、菌毒清进行防治,同时可与防治蚜虫的药剂混合喷施。
大豆虫害主要介绍本地区比较常发生,且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的两种,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
识别:大豆蚜虫是大豆主要害虫之一,无翅胎生蚜长椭圆形,体长1.2~1.6mm黄色或黄绿色,若虫头和胸部污黄色。蚜虫吸嫩枝叶的汁液,造成大豆茎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分枝结荚减少,还可传播病毒病。大豆蚜虫以卵在鼠李树上越冬,温度适宜孵化为有翅蚜飞到大豆田危害,在冬北一年15代左右。
防治:啶虫脒安全性高,防效好,可做为目前防治蚜虫的首选药,也可用70%艾美乐(吡虫啉),单纯的菊酯类防治蚜虫效果不理想,因菊酯类杀虫剂不具内吸作用,也不推荐使用乐果和氧化乐果,除了乐果和氧化乐果毒性较高外,蚜虫对乐果和氧化乐果易产生抗性。
识别:幼虫体长8~10mm,初孵时乳黄色,老熟时变为橙红色。大豆食心虫以蛹的形态在豆田、晒场及附近土内越冬,8月初开花结荚时羽化成成虫把卵产在豆荚上,卵孵化成小幼虫钻到豆荚里危害,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商品性。
防治:选用玉米秆截成30cm长,敌敌畏浸泡4h,均匀插到垄台上,或玉米穗截成5cm长段,浸足药液,按每隔4根垄前进5m 1个药棍荚在大豆枝叉上。也可用25%快杀灵乳油或菊酯类药剂进行喷雾。
为了有效控制大豆病虫害的发生,首先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选用抗病品种,平衡施肥,合理施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使植株生长旺盛,提高搞病能力,及时发现病虫害,治早、治小,有效避免大豆减产,提高大豆品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