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四川 南充 637000)
高效的课堂首先意味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最主要的部分必须同时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要求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格局,通过展现新理念,创造新方法,形成新策略来吸引学生主动合作,从而将教学课堂推上一个新的高度。高效的课堂还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教学前、中、后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将教学全过程有效的整合为一体,保证策略实施的一致性。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如何形成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方面,高中阶段的教学直接衔接学生的大学学习,并作用于学生思维、眼界、心智的发展和成熟。因此,需要教师长期保持教学的先进性与综合性,避免将教学的眼光局限在指导学生如何考试,如何得分的应试教学模式上。另一方面,高中阶段的课程难度进一步提升了,特别是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性要求更提高了一个层次,如果教师始终刻板遵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往往难以帮助学生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并且不利于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和进步。基于此,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基本前提就是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教学眼界,紧跟教学改革的潮流步伐,保证数学教学课堂的先进性与丰富内涵。故而教师必须把握学习提升的机会,积极参加教学研讨会、听课活动、教师座谈会等,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想法和理念。主动学习最新教学文章、论文等,了解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发展方向和模式,从而找到自身教学策略改革和优化。这样一来,教师才能够为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注入先进、科学的想法和理念。
高中阶段,许多教师都养成了单刀直入式的教学风格,虽然这种风格能够大大的减少时间浪费,但是却也给学生带来了明显的学习枯燥感和压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的第一步必须要做好课堂导入,并且还要形成更加规范化和策略化的模式。相比较于其他阶段数学课程的教学导入模式,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导入环节要求教师进一步提升简洁性、趣味性和衔接性,运用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导入方式,帮助学生在领略数学魅力的同时,不断接近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核。
高中数学不断提升的难度对学生来说就如同一个漏斗一般,将学习基础、学习方法、思维习惯、逻辑能力不同的学生筛分到了不同的层次高度。这就使得,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而区别教学,就很容导致落后的学生更加跑不动,优秀的学生无法跑得快。长此以往,课堂的效率自然也就难以得到提升。因此,要想赋予课堂高效性,教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教学,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划分层次,进行层次化的指导教学,以不同的教学思路来迎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首先,教师要收集足够的信息和资料,对学生科学地划分层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每一次作业、考试、互动问答的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思维逻辑,将学生合理划分到相应的层次。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为其选择合适的作业任务、互动问题、小组活动等,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成长和进步。
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活跃的氛围与频繁的互动交流。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创造互动机会的责任,建立起师生之间高效互动的通道和途径。教师要将教学的内容部分转化为理论讲解,部分转化为互动问题,并始终保持鼓励的态度,认可的神情,温和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互动问答的信心和勇气。比如,教师可以真诚鼓励学生掌握课堂主动权,把部分内容交给学生,让他们做一回自己的老师,构建高效的翻转教学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有效健康的互动学习,推动学生群体内部学习想法、思路不断交换和优化。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组成一对一帮扶的互助学习小组,热爱解决难题的探索小组等,借助学生的力量来辅导学生,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这样,数学教学的课堂才能够形成更加效率化的氛围。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数学课后检测,考察学生在一堂课中的学习状况、理解程度是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除了传统的利用课后作业练习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检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检测的效率,教师应当形成更加综合有效的检测模式,在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竞争心理。针对高中生,教师应当形成边教边检测,教后立即检测,课后反复检测的形式,通过让学生不断重复学习、反复实践练习来强化巩固课堂中的理论知识,避免传统教学中将检测任务集中布置给学生的模式。这样一来,教学的效果才能够被立刻巩固提升,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高效的教学课堂需要合适的评价和总结制度来为其提供丰富的思路和经验,从而推动每一次的教学课堂不断创新和提高。而只有将评价总结环节也高效地实施,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始终得以延续。对我们教师来说,一方面我们要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意向动态等,通过自己直观掌握的信息来完善评价总结机制。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分享和交流,借学生之口了解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的不足和优势,从而从新的角度出发促进教师改革课堂,创新教法,积累经验。
综上所述,有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了高效学习的机会,并为趣味实用的教学方法的落实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因此,我们教师要形成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基础,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为方法的策略,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获益,并发挥学生群体的优势和力量推动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但无论如何,教师要扮演好协调者、监督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推动学生、教师、教法与课堂的持续融合,为高效教学课堂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