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翁晓华
2020年7-8月,杭州来女士失踪遇害案的相关新闻引发全网高度关注,数次登上微博热搜,仅微博平台就出现上百个相关话题标签,总阅读量超过100亿人次。[1]这一严重悖逆人伦的杀妻分尸案从7月16日被地方电视媒体曝出,到8月10日嫌犯被批捕而告一段落。在长达半个多月的案件报道中,主流媒体和网络自媒体不断为“吃瓜群众”“围观网友”喂料。在此期间,包括央媒在内的很多主流媒体还因为抢发和误发新闻,造成多次的新闻“反转”,使得警方不得不屡次出面辟谣。据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显示,该案件引发的网络情绪分布,负面的占87.3%,中立的占6.9%,正面的占5.8%,其中,无论从传播活跃度还是从传播影响力看,传播主体绝大部分为专业性新闻媒体。[2]可见,在此案的报道过程中,不少新闻媒体存在着传播角色定位上的偏差,由此也引发了公众对专业新闻机构公信力的质疑。
近年来,在层出不穷的社会热点新闻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常常被互联网信息所裹挟,媒体屡屡因为强烈的传播焦虑而造成传播角色定位的失当。因此,在万众皆媒的网络环境中,主流媒体在社会热点新闻报道中,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从而为清朗的网络空间奠定基石。
新闻媒体对于新闻信息的选择,其本质就是“新闻把关人”对信息进行甄别筛选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媒体的价值导向和新闻立场,是媒体权威性、规范性和专业性的表现。但互联网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同于传统媒体“把关人”层级分明的信息控制,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媒介,呈现的是互动、交流、自由的发言方式,这一“去把关人”的传播特点也反过来对希望掌握互联网传播主动权的传统媒体产生影响。[3]尤其是在拼速度、拼话题的热点新闻事件报道中,“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弱化,其直接体现就是新闻媒体对信息把关的缺位。以来女士失踪遇害案为例,在半个多月的舆情发酵期,曾出现很多网传消息,比如犯罪嫌疑人许某某曾做过侦察兵、他之前在小区物业工作、许某某杀妻是为了给儿子要婚房等等,不少媒体在报道中仅仅标注“据网传消息”,以讹传讹,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
对于热点敏感话题,尤其像来女士失踪案这类引人关注的案件报道,根据新闻宣传工作的管理要求和宣传纪律,新闻媒体应该采用警方的权威信源进行发布。但警方的查案破案有个过程,很多办案细节也不宜向外界透露,不可能因为案件成为网络热点就对信息进行实时发布,由此网民对于真相的需求与现实条件下有限的信息披露形成了巨大落差。在这段信息空窗期,不少媒体为博眼球、蹭热度,未经警方授权,发布了“杭州失踪女子尸体在小区化粪池内找到”的不实信息,接着媒体又报道了杭州警方对这一信息的辟谣;后又有媒体发布了一则警方通报,称“失踪女子丈夫许某某有重大嫌疑并已被警方控制”,接着杭州警方又再次辟谣,整个过程经历了多次“发布-辟谣-再发布-再辟谣”的信息反转,不少新闻媒体也屡屡出现先发不实消息,再自辟其谣的情况,以至于警方在破案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专门设置环节对此前的各类谣言进行更正辟谣。近几年,传统媒体在报道热点新闻过程中,常常出现新闻“反转”现象,通常都是因为在新闻信息的发布过程中存在越位现象,在权威部门发布信息之前抢发,造成虚假新闻或发布信息不准确,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巨大的损伤。
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价值观。媒体的价值导向是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展现真善美,揭露假丑恶,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尤其是在社会热点新闻的报道中,新闻媒体更要站稳自己的价值立场,从新闻“时度效”着力,摒弃网络不良信息的干扰,拒绝网民猎奇心理的裹挟,通过舆论引导,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助推器”。但以来女士失踪案报道为例,有的新闻媒体通过集纳旧闻,展现案件细节,甚至挖掘犯罪嫌疑人家人隐私等做法来博取网络关注热度。这些媒体在报道中存在着唯点击率、唯收视(听)率的心理,希望通过蹭热点来引起公众关注,从而引发了猎奇、泛娱乐化等价值导向的偏差和错位。正如网络上一篇文章所说的,新闻媒体“用这样一件本该被哀悼、被警惕、被反思的案件进行言论狂欢,这不仅是对死者及其家人的不敬,也是对社会公序良德的冒犯。”[4]
近几年各类“反转新闻”层出不穷,比如“浙江乐清男孩‘走失’事件”“昆明李心草溺亡事件”“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等等,这些事件的传播过程都出现了新闻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价值传播方面的种种失当行为,这类行为导致公众对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质疑。
随着媒介行业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利益竞争日益加剧,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为了谋求生存捷径,有些新闻媒体降低采编成本,抢发新闻,或不经核实转载网络不实消息,甚至不惜违背新闻伦理以谋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和轰动效应,从而导致新闻传播的角色失当。
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来规范和约束新闻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行为,对新闻媒体相关的规定只融入在《宪法》《刑法》《民法典》和一系列行政法规、规章条例之中,造成对新闻传播行为权利与义务的界定不够清晰明确,对新闻违法事件的判定也模棱两可。长期以来,新闻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造成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偏弱,这就让某些心存侥幸的媒体机构和缺乏职业素养的新闻从业人员有了可趁之机。[5]
新闻媒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般都具备较完善的“三级审稿”“三审三校”等管理制度,但受到新媒体冲击后,为了拼发稿速度和点击率,不少新闻媒体对于新媒体稿件的审核就不如对传统媒体稿件那么严格,表现为把关要求降低、把关层级减少,这样自然容易出现新闻的失实失当。
随着媒体间竞争加剧,生存压力增大,在生存焦虑驱使下,部分媒体人甚至为追求名利而放弃了新闻职业理想。同时,近年来,传统媒体盈利能力下降,无力支付较高的劳动报酬,也造成了从业者素质的参差不齐。
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这是新闻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具体到热点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我认为媒体需要重点把握“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要求,从角色定位来讲,新闻媒体应该在热点新闻事件报道中成为以下“四个者”:
新闻事实的真实准确是保证媒体公信力的基础。在热点新闻事件发生时,由于公众关注度高,各种自媒体也会蜂拥而上,造成信源多元庞杂,内容真假难辨。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正应该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成为真实准确信息的权威发布者。在热点事件报道中,媒体既不能闭口不言,也不能人云亦云,而应该在芜杂的信息环境中,秉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理性客观、及时准确地报道权威信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事件发生初始,新闻媒体要积极与宣传部门和涉事主管单位建立沟通,及时获取权威信息,抢发新闻第一落点;在热点事件发生后,要持续跟踪事件发生后的衍生信息,解疑答惑,为公众做好信息服务;同时,新闻媒体也要积极拓宽题材,挖掘事件背后的感人事迹和典型人物,放大社会正能量。
在热点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应该主动承担“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使命,要通过事实核查、专业求证,进行辟谣纠正,从而帮助公众厘清事实,作出是非判断。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不少媒体开辟了“捉谣记”“谣言粉碎机”等栏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辟谣,为公众提供科学有用的防疫知识,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在公众媒介素养并不完备的情况下,负面信息的叠加和放大会让很多人产生悲观失望、恐慌紧张等情绪,对社会和他人的信任度降低。比如在来女士失踪案中,网络上就对该事件引发的夫妻关系、择偶问题、婚姻信任危机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此时,主流新闻媒体就应该担负起社会心理按摩师的责任,通过适度的引导,舒缓网民焦虑、引导理性思考、传递正面价值,成为社会情绪的“解压阀”和“调节器”。比如,在今年抗疫防疫报道中,杭州文广集团西湖之声电台就策划推出了全国首档广播融媒体陪护特别节目《声情陪护:隔离不隔心,共度十四天》,关注被隔离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节目播出后,超过10万人次居家听众通过微信、微博表达心声、互相鼓励,有效纾解了公众焦虑情绪。
在热点新闻事件发生时,社会公众必定对事件产生关注和疑虑。对于公众正当的关切,新闻媒体除了客观报道事实真相以外,也要主动设置议程,积极回应群众呼声,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对丑恶腐败现象主动发声,敢于亮剑,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比如2019年昆明孙小果案引发公众关注,在公众一片喧哗惊呼中,人民日报刊发了《孙小果案超出想象,所有谜团都必须解开》的评论,其新媒体侠客岛又在官方微博发布文章《媒体:20年前获死刑20年后再涉黑 昆明恶霸孙小果后台是谁?》,并十问孙小果案。主流媒体呼唤公平正义的声音为当地启动事件调查,最后端掉黑恶势力保护伞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