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双创观教育研究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1 西柏坡纪念馆,河北 石家庄 050000;2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西柏坡精神融入大学生双创观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代,大学生有很多比较优势,如思维活跃、文化水平高、个性飞扬、视野开阔。但是,新时代大学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由于年龄限制、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差异以及成长环境相对优裕,大学生群体缺乏必要的理论实践锻炼和生活体验,缺少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的体验,缺乏艰苦生活的体验。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主体,大学生身上缺乏的元素严重影响创新创业的质量和持续发展。解决的办法是用学习与实践来弥补,西柏坡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生动的“活教材”之一[1]。用西柏坡精神的智慧、信念、立场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继承模仿和创新创业观的有机统一、创造性工作中失败与成功的有机统一,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与当前的国家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要求相契合,和促进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时代主题相契合。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智和健全人格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与西柏坡精神相结合必然会取得重要成果。

当下大学生的素养决定和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处于创新创业成长期的青年学生,对艰苦的创新创业过程和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错误思想和观念的误导,导致动力不足、办法不灵、遇事不会、思路不开,因此有必要对创新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目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社会上暂时存在着一些抵触创新创业的不合理的现象和思潮。西柏坡精神的五维度科学内涵正是创业者的宝典、创新的教科书和解放思想的助推器。

二、以西柏坡精神为指导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双创观教育

(一)培养创新能力,锻造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存在创新创业意识缺失或仅有思路但不付诸实践的情况,通过引导和培养,使之由墨守成规变为敢于改革、勇于创造、开拓进取。首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石家庄学院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和社会实际需求,动态科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引入创新学分和课程置换,学生通过参与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申报发明专利、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等多途径取得学分。其次,构建“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型校园文化。石家庄学院理学院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服务办法》,用制度的形式保障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失利后能够重燃希望之火[2]。通过每年梳理、选树优秀创新创业典型和校友资源,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第三,引入第三方评估体系和创新评价机制。通过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对每位同学的创新创业能力科学检测、评估,一学生一对策预设发展目标,做到精准施策。软件平台和微信客户端互联互通,及时推送提示消息,及时跟踪反馈,长效管理。

(二)培养动手能力,锻造勇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

对已经决定创业但方向目的迷茫的大学生,加强大学生唯物主义精神的培养。首先,转变培养模式、真刀实枪操练。创业并不是靠说的,而是靠做的,创新创业要从实际出发,把客观条件作为根本出发点。石家庄学院鼓励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纵向课题,通过切身感受和实际参与,让学生了解和收集调查数据,加深创新创业的思维意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使预期目标符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既考虑需要,也考虑可能。其次,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改革。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在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扎根基层、干事创业上下功夫。石家庄学院为此逐步探索校企、校校合作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与200 多家创新型企业签订办学协议,开展校企联合定向培养,建成国家动漫产业发展(石家庄)基地人才培养中心、河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河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石家庄学院农村发展研究基地。开展师范专业校校合作,进行顶岗实习合作,已有6500 多名学生受益,养成脚踏实地和从实际出发的品格[3]。第三,形成创业孵化园建设“四个一”体系。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创新创业历程提供全程化帮扶:对入驻的每个项目配备一名创业导师、制定一套完整的帮扶方案、开展一次专家会商、进行一次成果转化服务。这一体系渗透学生动手能力和唯物主义精神的培养。石家庄学院创业孵化平台提供的创业政策介绍、创业能力培训、创业场地、项目推介会、市场论证会、专家指导、成果展示等创新创业服务是定制性质,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对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

结语

新时代,把西柏坡精神引入当代大学生双创观教育当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柏坡精神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促进大众创业创新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