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孙海峰 赵 宁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近年来,辽宁发生了系统性拉票贿选案,政治生态遭到了极大破坏,因此,新时代辽宁政治生活的重点工作应是修复破损政治生态,重构辽宁健康的政治体系。对于高校来说,在这一背景下,理性分析政治局势并有效指导基层教师的实际工作,建立具有辽宁特点的党建工作机制,是重要且必要的。
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只有制度建设到位,把各项规则明确细致的制定好,才有可能运行到位,通过制度约束权力。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印发了《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南(试行)》,对辽宁高校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后勤党支部的建设分别出台规定,对提高高校党支部的建设质量,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产生了积极意义。指南中就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全、作用突出等指标设置观测点,对评价考核标准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帮助高校党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高校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点,在充分吸收国家和地方党建制度的前提下,建设符合本校实际的制度,以党建促发展。
在党的制度建设完善的基础上,选人用人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党建的强弱,因此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充分把关,多角度考察,真正选出党所需要的政治优、品德正、作风硬、能力强的好干部,为之后的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打一个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上,更应慎之又慎,政治坚定、对党忠诚务必放在首位,同时又要求能解决事、埋头苦干、为党分忧、素质突出。在上任前,应及时开展相关党务培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工作中,注重经费保障,多方协调,解决工作实际困难,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工作积极性。重视考核,严肃追责,加强奖励,明确工作要求,用好评价考核机制,坚决杜绝混日子行为,激发先锋模范作用。
完善基层党组织结构是抓好党建工作的基础,是顺利开展党的相关工作的前提,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规定及时调整基层教研室支部结构。以支部书记为主要责任人,做好委员的选举工作,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做好基层教研室支部建设。强化党支部主体功能,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引导教职工党员立足岗位,做出实绩。加强政治学习,可采用学习强国、集中学习、网络考试等方式提高教师党员政治素养;合理安排主题党日,可充分利用高校教师在学术、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安排相关主题党日活动,如考研经验交流、学术交流、读书分享、社区科学日活动等等;重要节日、关键日期做好教师党员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廉政教育工作,结合高校教师身份履职尽责,引导广大教师党员传递弘扬正能量,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教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教工党建的主体是教师,将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围绕教学开展工作,将党建渗透到教学中去,有助于保证教学和党建工作顺利完成。第一,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邀请优秀的党员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巧方面进行分享,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开展老带新、党员互帮互助、优秀党员示范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二,及时表彰先进,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党员,进行表彰,宣传优秀事迹,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其他教职工树立看齐意识。第三,在实际工作中看成效,组织党员教师和自愿的非党员教师对口帮扶在学业中有需要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在课程学习、实习实践、考研升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把为人民服务践行到为学生服务的实际中去,真正将党建和教学相融合。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在高校教工党建工作中,也应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在制度建立健全的基础上,一是要做好宣传教育,推进制度教育常态化,使广大教师明确边界底线,用实际案例要求其守住底线,遵守师德,遵守党纪。二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问题发生时,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对过去习以为常的小毛病、小问题及时提醒,切勿酿成大错。三是创新监督形式,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在支部选举、考核中,可充分利用互联网,保证公平公开性,同时,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教师的师德、社会道德、个人品德等方面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