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超过2 亿,已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许多老人上了年纪,因自身身体健康以及身体机能减弱,记忆力减退,从而导致走失迷路。老年人走失迷路的现象越来越多。据相关部门统计,在2016 年当中,走失的老人大约有50 万左右,平均每天大概有1300 多个老人找不到自己的家。这其中大多数者是因为迷路,老年痴呆,或者精神疾病等。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5.89 岁,男性占42%,女性为58%。在那些被帮助从而找到自己家的老人当中,还会有25%的人会再次走丢。其中有记忆力障碍的老人占72%,被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占总比的25%。在2018 全年,共出现29412 起寻人寻亲案件,其中老人占44%。在这些走失的老人中,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数是7246 人,比例是55.99%。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下,显而易见老人走失现象已是非常严重,我们必须严肃的对待这件事,绝不是简单地认识到而是要通过有效措施究其本因,从心理上,技术上加以预防及保护,尽可能做到防止老人走失现象的加重。
2016 年10 月9 日是重阳节和老人节,在这一天,民政部下属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研究报告》,这份报告重新引起了人们对于老年人走失状况的关注。以前,人们更加关注妇女儿童的失踪案件,因为这其中通常都与拐卖人口等犯罪相关,同时这些犯罪的社会影响及其恶劣,所以相关部门更重视妇女儿童的失踪案件;除此之外,在一些儿女不孝顺的家庭中,妇女儿童的地位要远远高于老人,因此这些老人的走失有时并没有被这些家庭重视,相关救助信息也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传播。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走失的老人大多数都没有被家人带到医院进行失智,即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检查。事实上,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走失老人人数要比目前已经确诊的人数和比例多很多。通过此项调查研究,我们也可以知道目前老人走失的现象非常严重。从表面来看,这一现象与老年痴呆症密切相关,但是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也是因为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关爱程度不够。
对于细心照顾一个人,我们通常会用无微不至来形容,对于照顾老人,无微不至不应该仅仅流于形式,所有人都应该切切实实地付诸于行动。尽孝道,尽责任,作为子女,义不容辞。当父母年纪大了,子女就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在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多跟他们聊聊天,让老人熟记家人的电话号码和小区名字。做儿女的要多几分耐心和细致,早点发现老人认知受损等症状,帮助他们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作为子女应该防患于未然,替老人提前准备一些可以随身携带的联系卡片,这些卡片应该不容易被弄模糊,而且应该准备充足的数量,以防不时之需。这一切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在老人的心理上却是极大的温暖。
当在给予老人身心关爱的同时也应该在一些硬核条件下进行防护。当下运用科技手段防止老人走失的产品有很多,这些产品很多都是由国家或福利机构购买并推广的,但是这些产品的后期销售却非常不理想。这些机构虽然出资购买了产品前期的服务,但当服务期满之后,需要消费者自行续费服务时,大部分老人是不愿意自己花钱的。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老人及其家人了解使用这些产品对防止老人走失的重要性,使其自愿续费。目前市场上用于防止老人意外走失的定位产品种类有繁多,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在老人的身上放一个定位器,其家人可以通过安装在手机或是电脑上的监控软件实时观察老人的位置。如果老人不幸走失,其家人可以通过这些软件及时知道老人在哪里,这是最省时、最有效的方法,但费用较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为老人准备一个防走失手环,同时将家人的联系方式、老人的家庭住址等相关信息记录在手环上。其他人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帮助走失的老人找到自己的家。相比第一种办法,此法可能不会像第一种方法那样做到实时监控,但是这种方法的成本相对较低。前些年,国外的一家公司曾经推出一种二维码,这种二维码中含有个人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将二维码贴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身上来防止其走失。这种二维码其实是具有防水功能、牢固的,平均使用寿命在两周左右的贴纸,可以将它贴在老人身体或衣物上。如果老人走失,其身上贴有这种二维码,人们就可以将其送往警察局,由警察扫码并帮助他们回家。不过,贴在脚趾甲上的二维码,由于不太明显,可能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如果过了两周没有及时更换二维码贴纸的话,也还是会有走丢的可能。并且有些人对老年人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就算他们在街上看到走失的老年人,恐怕他们也不会去过问,就更别想他们会去扫码了。所以我们在研究扫二维码,制作芯片,录入指纹帮助走失的痴呆症老人时,我们应该避免以上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对老人走失问题进行科技上的研究,还都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在老人走失问题上,无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很严重。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在防止老人走失的问题上进行科技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老人走失现象的严重性,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了。从人类情感上出发,作为子女应该对老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重视,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对老人给予更多的热情,多看一眼,伸一伸手或许会挽救一个家庭,这就是人类的关怀;其次,从科学技术上来说,每多一项科技研究,就可能会帮助到更多的老人,也会挽救更多个家庭。所以不论是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一点。共同防止老人走失,让老人更温暖,让社会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