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党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中共内乡县委党校,河南 南阳 474350)

引言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新时期下面临新的挑战、新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党校应当积极应对,着眼未来,立足实际,根据新时期要求积极调整战略,充分发挥党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同时针对引领教育功能进行强化,提升党校育人成效。

一、党校党建工作现存的主要问题

第一,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升。调查显示,很多党校内部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没有落实教师培训制度。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很难保证自身综合素质水平能够满足党建工作的需求;同时,没有定期开展工作研讨会,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导致党建工作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对党校教育的辅助作用不明显。第二,党校对于党建信息的宣传力度较低,难以构建良好的校园党建文化环境。没有与媒体建立坚实的合作关系,共同宣传党校党建信息,没能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第三,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支持。高校党建工作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但是如果仅靠教师或者学校领导者的努力,很难收到既定效果。教师如果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表现过于严肃,会使师生关系相对紧张,而无法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增强党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解决措施

(一)创新教育理念,稳固政治思想

面对现如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党校的教育培训工作应与时俱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稳固其政治思想主力地位。在这里,我们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可以转化为主动出击,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联席会议、网络会议等,将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作为学习先导,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意识,坚定党员干部信念,将国家最新政策方针进行有效培训传递。同时,在进行任何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文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深入了解党员干部的心理动态,在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采用互动模式,将党员干部关注的焦点或者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并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以及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增强党员干部对于实际问题的判断和解决能力。

(二)发挥党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上,各级党校发挥主要阵地作用。新时期下,党校应当着眼未来,改善不足,立足实际,及时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将先进的理论付诸实践,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策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局面,在新形势、新情况下不断创新。从某个层面来说,做好党校工作,应当坚持教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教员教什么、党员学什么以及教员如何教、党员如何学的问题。只有清楚地考虑好这一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党校育人成效。立足实际,适当地调整结构。新时期下,党员教育工作发生新的变化。要想提升党校育人成效,必须调整党校人员结构,使其符合当下及未来的党员的教育工作,并且符合党员专业结构、知识层次的需要,还要确保党员受教育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新时期下,党员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时期需要,党校应当坚持执政为民、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办学新要求,坚持从严管理、从严施教的方针,坚决实行党校管理创新和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软件硬件建设,确保党校能够具备新时期培训党员的条件和环境。

(三)优化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新时期下,党校应当积极应对挑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分分工协作、全体党员参与、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的党员管理机制。坚持将党员监督和教育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自身特点和规律,党校在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工作中,应当始终以保持党员先进性为核心,继承并发扬长期实践中共产党形成的传统办法,同时要对老旧的、不适宜的老办法有针对性地摒弃,做到与时俱进,使教育管理机制时刻充满活力。

(四)创新教育形式,理论结合实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党校的教育培训模式也需要进行变革更新,创新教育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课程,与新媒体相结合,在进行党员干部培训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授课形式,同时可附加情景再现、热点讨论等互动形式,提高党员干部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度,进而提高积极性。另外,针对现在信息化来源广的现状,在党校进行教育培训时,有针对性的将国家政策以及当下时政焦点、热点与教学课程相融合,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够学以致用,坚定思想信念。

结束语

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和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党员干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我国现在的快速发展,增强党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领导是我们党校的核心人物所在,同时对于推动党的建设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