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2020-12-08 04:42:47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青岛市即墨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200)

一、大数据时代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数字化管理缺少规范性

当前,大部分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即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滞后。首先,未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模式与机制。在大部分单位当中,会将多数资金投入科学技术研发等重要领域[1]。因此,对档案管理工作缺少重视。资金投入不足是档案管理模式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管理人员专业程度有待提高。在大部分单位中,鲜有专门学习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而且在单位中多由其他相关专业者兼职此项工作。所以,在专业程度上略显不足,管理水平有限,无法有效规划与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还有少数专业人员即便掌握较多档案管理知识,但未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

(二)档案数字化管理认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档案数字化建设初始阶段,尚未透彻理解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2]。第一,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在这一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少有对口专业出身,因此致使其专业理论素养缺失,即便为本专业出身的工作者,也会或多或少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第二,从业者在研究档案数字化时,极易受限于传统思维,创新突破意识不足。多数情形下,仅是在原有管理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拓展,显得非常局限,对于档案数字化缺少深刻理解与领会,并形成认知偏差,进而使其对于数字化档案建设具有盲目性。

(三)数字化档案安全性不高且过于依赖科学技术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过纵观之前因为缺乏经验所造成的疏漏,很多纸质文件的缺失导致了资源流失[3]。另外,数字化的电子信息更容易大面积地转移,更不容易造成疏漏。有些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较大,流传在网络上,极有可能会被有心之人窃取而用于不法途径,这样的数字化档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大数据时代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一)规范档案数字化管理

以上论述得知,现阶段大部分单位在档案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甚至可以说许多地方的管理工作还相对滞后,而且在规范性上略显不足。第一,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未完全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模式与机制。所以,在对这一实际现状进行改变时,需要构建出完善的管理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这是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前提条件。当企事业具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之后,其工作流程将会愈发标准且规范。第二,未解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问题。在具体招聘环节当中,招聘人员需要尽可能多招聘一些专业人才胜任这一岗位。对于那些在这一岗位上工作许久的老员工,应安排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的技能得到强化。此外,对专业人才,需要对其开展相应的理论考核与实操培训,只有通过培训考核,才可以赋予他们相应的职位与薪酬。大部分专业人才虽然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然而实践能力偏弱,无法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因此,在安排员工培训时,需要具有针对性,并做到人尽其才,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从而使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与作用。

(二)科学认识档案数字化管理

对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误解,会在极大程度上制约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发展。许多从业者极易受限于传统思维,缺少创新突破意识,在其理解当中,仅是在原有档案管理基础上做出相应延展。通过这一方式建设的数字化档案,缺少科学性与合理性。所以,为改变这一现状,应该摆脱对档案数字化管理产生的误解,不拘泥于思维框架。将更多的现代化思维融入其中,对数字化档案建设进行全面创新。在遵循数字化档案建设基础原则的基础上,将新颖的方法融入其中。此外,还需要对其进行资金上的合理投入,档案数字化的科学建设,绝不可以一味贪图发展的速度,而进行漫无目的的投资。数字化档案建设需要科学技术与大量资金支持,技术和资金之间具有互相结合的密切关系。虽然数字化档案建设急需科学技术提供支持,然而技术支持是以资金为基础,若是缺少二者其中的任何一种,均会阻碍数字化档案的健康持续发展。

若是发生支持缺失的情形,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解决:第一,运用技术外包的方式。这一方式是通过对已经开发完毕的软件进行购置,通过这一方式,实现两类支持相互结合的最终效果。对购置的软件应该按照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第二,全外包形式,即是将全部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交由一个指定单位全权负责,但是这种形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本。所以,各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出合适的形式,从而科学认识档案数字化管理。

(三)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以提高安全性

从总体上看,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有利于档案整理与利用的工作,是一项能够实现文档共享的有效策略。所以,加快档案馆的建设,可以通过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在保证能够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邀请专业的软件系统研发人员,根据自身档案馆的实际情况,开发并制定一套适合的优化系统。能够在保证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取得一定的安全性,消除传统数字化建设的安全隐患。最后可以进行多地区和多实景的试点,确保成功之后,就可以全面视点。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新时期档案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树立新的工作观念,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树立档案数字化安全保密意识,通过建立档案电子化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对档案的存储介质与设备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