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文化馆,重庆 404500)
当前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群众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大力推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为经济提升和社会进步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群众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是群众自发参与组织和开发的文化活动,具有群众性、娱乐性的基本性质。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可以发现,对促进社会教育多元化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在不断进步和创新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活动中包含的文化价值和功能的统一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群众文化中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群众文化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工作之余所追求的娱乐活动,是重点体现人们精神文化的活动,具有休闲和放松、普遍参与的功能。群众文化包含广阔的内容,近些年来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面相由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活动形式,从根本上体现的是群众的文化需求。由于群众的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具有差异性,因此群众文化要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扩展多样化的活动内容。群众是构成群众文化的基础,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构成我国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群众文化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会对群众文化产生不同的认识,并且也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中获得多样化的感受,因此要重视群众文化的功能作用。从目前群众文化的发展现象来看,大众对群众文化呈现比较喜爱的发展趋势,大家会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这也是当前社会当中比较普遍的娱乐形式。群众文化一般都有很多人参与其中,用丰富的内容吸引大众,这也是构成群众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从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可以看出这个地区的群众文化情况,在群众文化发展历程当中通过自身目标的建设,能够形成符合地域特征的文化形式,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提升。构成群众文化参与主体的为中老年人居多,青少年参与较少。面临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的提升,并且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分析群众文化包含的社会功能时可以发现休闲和娱乐功能是基本的属性,人们在参与文化活动中能够达到社交、放松、娱乐的目的,在社会节奏较快的生活当中,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社交行为中认识更多的朋友,丰富日常的生活,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认同和理解对方。群众文化是自发性的行为,是通过有相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产生的文化,要保证人们是自愿的融入到活动中,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娱乐功能。群众文化通过自身的娱乐和社交功能吸引大众的广泛参与,通过其自身的优势消除人与人沟通之间的障碍,在促进社会进步和谐发展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的开展最主要特征就是参与人员的数量,一般都是以多人参与的形式进行,具体是要通过相互配合和协作来完成一个任务,这样的参与形式体现了群众文化的仪式感,让群众在参与中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和集体意识,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提升人与人的信任程度。通过提升人们团结协作意识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在共同参与的环节中人们会自发的凝聚成一股力量,形成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群众文化能够聚齐人群参与共同热爱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实现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通过营造和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人们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在社会中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能有效的促进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和完善,促进群众文化活动专业化发展,对提升基层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群众文化和主导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建设。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当中要确保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吸引群众广泛的参与,充分的体现群众文化的自身优势。群众文化和主导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相互的影响下体现主导文化的价值,并且有效推动群众文化的建设。
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带动文化产业的进步,在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独特的文化产业,并且获得经济效益。群众是实现消费行为的基础,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
在国家的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构成文化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以群众文化为基础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总结:综上所诉,人类的精神文明对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促进社会文化建设的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