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英
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0
在四川省的西北部,有一个虽地处偏远,但历史悠久的县城,这就是今天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县城。松潘县城古称“松州”。公元461 年,文成公主入藏时路经此处,许下了“余将和睦唐番”的誓言,现在还有塑像纪念。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川、甘、陕、青、西康数省连界、商贸集散地。然而,1941 年6 月23 日,侵华日军海军航空部队对松潘县城实施了大规模的无差别轰炸,造成众多平民百姓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毁坏文物和古迹及宗教场所多处,昔日繁华的古城变成了人间地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虽然最初有惊慌和哭泣,但在各届人士的努力下,救助工作还是开展得比较顺利,松潘人民的团结互助精神得到了展现。
日军飞机对松潘县城实施无差别大轰炸后,眼看着松潘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县城上空滚滚浓烟还在升腾,城内民居和商铺化为灰尽,时任松潘县的国民政府县长黄百殊心灰意冷,他瘫坐在县府门前不知所措。幸好有松潘的临时参议会成员和绅士贤达们,他们聚集在政府门前,请求县长立即召开县府各部门紧急会议。最后县长召开了县府相关负责人会议,作出了如下决定:
(一)由警察局张局长负责社会治安的维持。(二)由安定镇长张瑞和组织青壮年扑火救灾。(三)成立黄伯珠县长为首的十三人善后处理委员会。(四)由民政科和三青团负责统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五)由松潘慈善会先行垫资,对死亡人员发放三个银圆的安葬费,并对无主死亡人员进行埋葬,对无主伤员由县公立医院进行救治。从即日起对难民及无家可归人员救济一顿饭,仍然由慈善会救济院负责组织实施。(六)由县府师爷孙述尧负责医疗用品及药物协调,并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帮助救治。(七)由黄伯珠县长负责起草向省政府电告并请求拨专款救灾和请求省府派医疗队来松潘实施救援。(八)悬赏有经验的人员拆除未爆炸的城内、外炸弹,以免日后爆炸伤亡人畜。松潘慈善会于1918年成立,地点在玉真宫,由于松潘民众对于公益事业都乐于参与,所以松潘慈善会集资较丰厚。慈善会常年开展工作,因而在民众心目中很有地位,如1935 年在塔坪山收集安葬红军撤退后遗留人员尸体数十具等,都有很好的口碑,所以此次日军轰炸松潘大批难民和死伤人员都由慈善会统一救助和处置。
日机轰炸松潘县古城时投下了很多炸弹,同时还投下了企图使整个城池、房屋毁于一旦的燃烧弹。县城中街被燃烧弹引燃,烈焰飞腾,一片火海,鳞次栉比的房屋燃烧了三天三夜化为灰烬。
有一位世居在漳腊的挖金人马荣,亲历了那场灾难。作为见证人,他讲述了当年救火的情况。他说:“1941 年6 月23 日中午我正从金洞子里换班回家吃中午饭,看见很多架日本飞机从南往北反复飞上飞下。我正在吃饭,漳腊袍哥大爷任万里来喊我与他去松潘县城,他说松潘县城被日本飞机轰炸了,死伤了千人,我听后很惊讶,我大姨妈就住在县城东街,会不会被炸死或炸伤。于是我将饭碗一放站了起来,任大爷说:你赶快去备你家的马,我已组织了几十个青年人去参加救援,一炷香后我们骑马一同出发去松潘县城。我们骑马到达松潘县城已近黄昏,县城从十字路口以下还在燃烧。我们前往松潘袍哥大爷李尔康那里,留下一人看马,我们二十多人就参加了打火灭火的工作中,当时城里有八九颗未爆的炸弹,李大爷喊我们离炸弹远点,以免炸弹爆炸伤着我们,因他是黄埔军校出身,懂得这一点,我们正在救火时,就有一颗炸弹爆炸了,炸伤了几个救火的人。我们救火也是提心吊胆的,很害怕炸弹爆了炸伤自己,我们忙了一天一晚。第二天早上李大爷把我们带到玉真宫去吃了稀粥。当时松潘县炸死的人和牛马尸体很多,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将嘴捂住,恶心不已。血水和泥土混合粘满了脚上的鞋子,都分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吃过稀粥我上街去看我大姨妈,他家已被大火烧成一片废墟,还在冒着烟子,我没有找到大姨妈一家。” 从马荣老人的讲述中,我们不仅知道了当时的惨状,也从中感受到当地袍哥大爷们人虽不在县城却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救援的侠义。
李尔康是松潘袍哥大同社总舵把子,民国33年(1944年)5 月,因“禁烟”一事与县长汪一能发生冲突,在其授意下,烟民泽旺扎西向汪一能腹部捅一刀,众人随即将汪乱刀砍死,剜其脏腑,裂其肢体,食其心血,曝尸旷野。新任县长任和平借举行县长宣誓就职典礼,“将李请至县衙门二堂。甩杯为号,将李尔康口塞棉花,蒙上双眼,扯去衣服,绑赴汪一能墓前,由任和平宣读祭文,以李尔康主谋杀害汪一能罪将李枪毙,是年,李尔康35 岁。”
除了漳腊、松潘的袍哥大爷任万里、李尔康带人对大轰炸进行了救助,其他地方势力的带头人也有所行动。当轰鸣的爆炸声越过大巴山传到牟尾沟官寨时,黑水带头人苏永和正在与李尔康交谈如何发动民众参加抗战的问题。于是两人快速从藏式客厅走到官寨晒台上,头顶轰鸣飞过的日本飞机使他们很快意识到,松潘古城被日军飞机轰炸了,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齐声骂道:“这些狗日的小日本太可恨了”。随即李尔康下楼骑上自己的枣红马赶往松潘参加组织救援去了。苏永和回到官寨心中很是不平,他迅速作出决定,于是派塔尔平、王南两人代表自己去重庆给国民政府,并通过政府向抗日将士捐献银币2 万元,麝香10 公斤,鹿茸5 架、虫草10 公斤、贝母50 公斤等物品,以此支援抗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这虽不是直接的救助,但对当人民的抗战是一种鼓励。
1940 年3 月美国传教士德尔克前往松潘,他在松潘外城修建了一座基督教堂,并广泛地在外城汉民中传播基督教,一年的时间里外城及南街有一百多人参加并入教。德尔克见松潘交通闭塞,民众贫穷,缺医少药,于是从美国运来大批西药广济穷人,凡有需要者一律免费供给,深受当地民众好评。日机轰炸松潘当天,美国传教士德尔克发动教民集体参与救助,并将自己的大批西药捐献给松潘公立医院。据统计,德尔克救助抢救的受伤人员有50 多人,三天后德尔克返成都将松潘遭受日军轰炸的消息带给成都民众及电报美国教会总部。
1941年6月26日,四川省卫生处派出以陈历荣为总队长的边区医疗队十二人携带大量西药和手术器械前往松潘。29日医疗队到达松潘,医疗队对部分伤员进行了免费医治,对重伤员建议送成都,在医疗队的建议下其中就有伤员杨绵益被家属送往成都华西医院实施了截肢手术。医疗队到达松潘后了解到松潘已成立善后处理委员会,由松潘救济院出面已埯埋被日军炸死的尸体约700 具。医疗队开展救助伤员400余人,同时医疗队还指导当地进行防疫消毒工作。
日军轰炸松潘后,松潘参议会与乡绅紧急成立了十三人的善后处理委员会。善后处理委员会以松潘救济院为基础,对有家属的死亡人员发放三个银圆的救助金,按照松潘不同民族的风俗进行安葬;无主死亡人员由救济院聘请小工进行集中掩埋,大多掩埋在松潘卫岩下的一块空地。对死亡牲蓄也采取深埋的办法,29 日全部埯埋完成。由于松潘特殊的地理气候,加上比较严格的尸体处理方法,所以松潘没有发生疫情。
综上所述,日军的大轰炸没有把松潘人民吓倒,松潘人民饱含着血泪,对死难同胞进行了掩埋,对幸存者进行了安抚。松潘人民团结互助的爱国精神在这里得到了高度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