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19年10月3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就要求课程设计多重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使学生多投入。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怎样使学生忙起来,是英语教育者常思考的问题。
语言学习既在于沟通运用,也注重创新性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养成。英语阅读课除了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外,还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平时不只增大阅读量,还需加深自己对阅读主题的归纳分析、内化吸收,从而建立自己的阅读知识存储库。然而,传统英语阅读课堂在信息化时代面临一些列的挑战。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遵循“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注意力难长时间集中,经常出现教师表演“独角戏”。其次,网络使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学生自律性差就难以抵挡网络诱惑。虽然“幽默、风趣、表演性强的讲课风格可以吸引学生”,但是教师不是单口相声演员,教育也不是去娱乐大众。可以在轻松氛围中传授知识,但这并非是课堂改革的关键要素。通过新颖的讲课风格吸引学生之后,还得关注课堂质量。尽管课堂中有提问,但是互动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经常答非所问;生生互动更是形式化,小组作业多是个别学生的劳动成果再现,其他同学坐享其成。学习动机弱的学生依然在课堂上学无所成。
社会语言学家Hymes 提出的交际语言教学法认为,“语言是形式、运用和内容三合一的复合体”,学好语言除了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更多地依靠学习者课下大量的吸收和实践。同时,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英语阅读课中,学生缺乏思考的动力,阅读文章只是单纯的局限于某一篇所学文章,并不能也不会主动地探索不同知识,思维方式单一。且学过的内容不常加利用,短时间内就被遗忘。其次,单凭教师去严格监督学生课下是否完成作业以及是否勤加练习,这种措施并不现实且效果有限,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下多投入、多思考。第三,现在高校英语课对学生的成绩评估虽然采取平时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传统的阅读考试多侧重考查学生的做题技巧、单词积累,并不能从整体上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张学新教授认为,学习评价应让“低要求者能有一个保底的学习规划,让高要求者能有展示优异的空间”。在碎片化的网络时代,英语教育资源的获得变得简单便捷,英语阅读课堂应紧跟时代步伐,探索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课堂,既有“集中讲授”,也会“集中操练”,还需要“集中思考”的教学模式。
2013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一种课堂模式,即“对分课堂”。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时间安排一分为二,一半为教师讲授,另一半为学生讨论形式的交互学习。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虽然都是先教后学,但对分课堂中的教师讲授是讲解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讨论之前还有一周时间的内化吸收,这样讲授和讨论时间有了明显的错开,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老师课堂所讲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吸收。由此看来,对分课堂分别由“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部分组成。这种新颖的课堂模式旨在改变教师传统的主导角色,讲授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并使学生从单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把老师所讲内容吸收之后才能参与之后的讨论。
这也要求教师在分的过程中,应了解自己本节课要教什么,怎么教更合理;学生需要知道自己在本节课要什么,怎么巩固才会完成课程目标。这种模式既保证了课堂教师的深入讲解,也探索了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另外,对分课堂不只局限于一节课的“当堂对分”,也可“隔堂对分”,“微对分”。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线上监督,使对分过程更加有效,学生评价更加透明、多样。
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作者首次尝试在英语雅思阅读课中引入对分课堂模式。实验班学生35人,分别来自工造、会计和传播三个专业,英语基础薄弱,个别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较高,但大部分学生自律性差。本课程每周一次课,每次课100分钟,共16周,采用英文原版阅读教材,教材内容偏难且练习较多。本学期计划完成5个单元学习,每三周一个单元,每单元一个话题。话题多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比较适合深入探讨,教师常用的是“隔堂对分”模式。教师每节课前会通过“云班课”这一软件布置预习单词作业并进行打卡检查,检查方式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课上教师着重讲解本单元第二部分,该部分涉及本单元的核心阅读技巧和阅读难点。由于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师在讲解完重难点之后,安排学生当堂完成书本小练习并核对答案。学生当堂完成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简单的自我吸收过程。课程结束后,教师布置阅读作业(一般是围绕本话题的篇章阅读),要求在“云班课”上按时提交,且需在作业过程中标出自己的思考和难点。教师会在课前根据学生线上作业的提交情况进行评分,并与学生线上互动,了解学生学习进度。第二次课上教师就上周话题采用随机小组讨论,或师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查,引导学生关注话题、深挖话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在听取学生的理解之后,进行点评或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评价结束后进入新话题的学习。
照此模式,每个单元的做题技巧都会被反复运用,每个话题都能被深入讨论。这一模式使得课堂内外一体化,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每次的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也需主动参与每次的课堂话题讨论。期中的问卷调查显示,84%的同学支持这种线上打卡,课堂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模式,并认为此模式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水平并且使自己更专注课堂;13%的学生认为此模式“尚可”,自己可以接受但不是很适应;只有3%的学生觉得课下投入过多,对此模式“感觉比较吃力”。这说明,对分课堂在英语阅读课上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后续进行修正。
第一,教师需加强自己的课堂掌控力并加大自身知识储备。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对分课堂要求教师课上主讲重难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备课量减少,而是备课重点从广泛性转换为深入性,虽少而精。这就需要教师在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之外,还得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对不同阅读题材的自我思考,这样才能在课上深度参与学生的讨论话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
第二、学生需主动参与学习。在传统的英语阅读学习中,学生课下因自律性差,缺乏学习主动性;课堂上参与度低,“填鸭式”学习充斥课堂。在对分课堂中,由于“云班课”等网络手段的引入,使得教师课下也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受网络监管和课堂同学间的互评压力,学生如不认真完成作业,预习课文,则无法参与课堂讨论。另外,课程目标被分散到每一次小课程中,学生的阶段性学习压力减少,学生很明确本次学习目标是什么。其次,对分课堂中教师只讲授重点和难点,学生需要自己挖掘式学习课文的其他内容,这就迫使学生主动投入、自主求知。
第三、线上评价应更多元化。其一,可以有效减少教师课下检查作业量,也便于学生在互评中相互发现问题;其二,可有效杜绝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抄袭作业的现象。另外,最终成绩采用平时40%,期末60%的模式,使学生关注平时表现,保证高质量的课上讨论,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验“跳一跳才够得着”的学习乐趣。
通过网络手段的引入,对分课堂使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摆脱课堂沉闷、学生自主学习低等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深度讨论阅读话题。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也可引导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对分课堂中的课程设计重研究、重创新也重综合性,为英语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