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0-12-07 21:23:54陈清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成因及对策计算错误小学数学

陈清

【摘要】数学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内容,也是教师教学工作重点,需要注重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课改深入,对学生计算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需要教师予以重视,将其作为教学目标。本文主要以六年级学生为例,就学生计算错误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对学生而言,学会数学计算,不仅有助于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还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是结合实际看,不少学生在计算方面经常出现错误,若不及时进行调整,则会影响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样也会对教师课堂质量产生影响。因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做好学生数学计算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成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学生数学计算错誤的成因主要集中在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这两个方面。

(一)因对数学知识概念不清,出现知识性错误

结合实际了解到,不少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中对运算顺序掌握程度不够,对法则也较为模糊,因而在计算中经常出现错误[1]。

1.口算错误

有些学生在运算中应涉及到的数字比较大,在计算过程中会因数字放置不准确或在相关口诀记忆方面出现混乱,导致出现错误。如在对42×=()进行计算时,有学生因忘记42能够与28进行约分,而是直接计42×9,之后将计算出的结果除以28,这种计算方式,会造成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出现分子与分母数字过大,容易造成结果出错。此外,也有学生在进行口算中,口诀处于混乱状态,造成计算结构出错。比如学生一般都比较习惯以7×8=56进行记忆,在实际中遇到8×7时,容易出错。

2.方法不恰当

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也会因选用的方法不合适,出现各种问题,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还是因学生对相关计算法则理解不够全面。比如在针对156-89=73这一题中,有些学生对涉及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的理解不够,对个位不够时可在十位进行退位,之后加上个位数字进行减去这一方法还不清楚。

(二)非知识性错误

出现非知识性错误,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和计算中的“马虎”。在实际计算中,有些学生容易将题目中的“+”看成“-”,“×”看成为“÷”,然后进行计算,这就造成计算错误[2]。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字体上过于潦草,在计算中将原本的“0”写成“6”,导致不必要计算错误的发生。

二、纠正小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相关策略

针对六年级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予以重视,实及时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对于如何有效纠正当前学生计算错误,教师可从增强学生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课堂训练这几个方面进行,下文就着重对其进行分析。

(一)增强学生计算兴趣

众所周知,口算是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其学习笔算的重要条件[3]。为了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口算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通过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口算接力、口算比赛等,这样做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具体活动中,教师需要适当的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进行题目解析时,能够利用草稿纸进行,且在书写计算过程中,要能够进行规范书写。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圆这节内容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之后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围成圆形,结合圆形对自己小组所组成的圆进行周长计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确保每个学生都可参与此活动,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上述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要予以重视,首先给每一个学生都准备好草稿本,并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在利用草稿进行计算时,必须要规范进行。期间,需要教师对学生书写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习题练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题目具有的特征进行观察,对题目进行认真审查,根据题目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对一些涉及比较大的数据,也要指导学生进行灵活计算和处理[4]。在这样的方式下计算,不仅缩短计算时间,还可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注重学生课堂训练

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的准确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数学不仅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还要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之后在此基础上制作课件。在教学期间,教师可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运算知识的理解。教学时间证明,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同时还可将学习的方法合理应用在实际问题处理中,进而不断提高学生数学认知能力。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圆锥与圆柱”内容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准备相关物体,之后在教学中可利用具体物体让学生对计算方式进行了解和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训练,显著提高其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小学六年级学生计算出错问题,对其后续知识的学习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因而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予以重视,通过对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选择相应的对策辅助学生进行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满足新课程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段德荣. 基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文渊(中学版),2019(3):577.

[2] 王代猛. 错误有痕——小学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 考试周刊,2019(34):100.

[3] 黄蓉蓉. 让理论落地: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理错教学”的实施策略 ——以”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这一内容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2019(25):21-22.

[4] 章竹萍. 读懂孩子简算中的”错” ——小学数学简算错误成因及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2019(64):102.

猜你喜欢
成因及对策计算错误小学数学
量子计算错误识别能力提升十倍
科学导报(2023年74期)2023-10-28 08:54:39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中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商(2016年17期)2016-06-06 15:13:50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商(2016年6期)2016-04-20 09:26:01
95后大学生友情关注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