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锋 王婷 李菁
西安市灞桥区是全国大樱桃优生区,也是大樱桃成熟最早的地区之一,灞桥大樱桃以其果大、色艳、口感好、耐贮运而闻名,已成为西安市农业最具代表性的名片。灞桥大樱桃总面积4万亩,挂果面积3.9万亩,占西安市大樱桃种植总面积、总产量的50%,年销售额超过6亿元。2020年3月,我们以灞桥大樱桃为代表进行了西安市特色果业发展情况调研, 主要涉及灞桥区16家大樱桃种植合作社、 146家种植散户的生产基地,3个农资门店,152个大樱桃样品和203个土壤样品的检测 数据。
1 产业现状
1.1 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 灞桥大樱桃主要生产区域集中在席王、洪庆、狄寨 3 个街道办事处一带,总面积约4万亩,最早建园时间为1982年,2009—2012年为建园高峰期,约有半数樱桃园建于此期。栽培方式上,除双子叶、田原、绿庭3家现代农业园区种植设施大樱桃200余亩外,其余均为露地栽培。成园品种30多个,早熟(5月5日前后成熟)品种有红灯、早大果、黑珍珠等,中熟(5月12日前后成熟)品种有明珠、美早、艳阳、萨米脱、宾库等,晚熟(5月20日前后成熟)品种有雷尼、水晶、黄玉等,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大致为3︰5︰2。
1.2 合作社和品牌建设 截止到2020年6月,灞桥区共有大樱桃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68家,会员4 000余户,认定标准化生产基地11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3个;注册农产品商标16个,推出了東子、玉盘珠樱、双子叶等一批名牌,其中有“玉盘珠樱”大樱桃等省、市著名商标6个。
2008年和2012年,“灞桥樱桃”分别被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起,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先后评定“灞桥樱桃”为“中华名果”,灞桥为“樱桃之乡”。2011年和2012年,“灞桥葡萄”连续获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2015年,“灞桥樱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18年,“东子”大樱桃品牌入选2018年中国十大樱桃品牌。
1.3 产业效益 灞桥区大樱桃年总产值约6.3亿元,其中传统销售和网店销售大致比例为 6︰4。2020年设施大樱桃上市时间为4月,平均亩产量1 000 kg左右,产量300余t,平均售价100元/kg左右,亩销售额约10万元;露地大樱桃上市时间为5月,平均亩产量750 kg左右,商品果500 kg左右,总商品果3万t左右,批发价16~30元/kg,零售价24~50元/kg,亩销售额约1万元,当季亩投入约1 300元。
1.4 质量安全水平 据2018—2020年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对西安全市大樱桃专项抽检,灞桥区152个样品全部合格,说明灞桥大樱桃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2018年,检测禁限用农药和无公害大樱桃产品必检的38种农药,抽取样品32个,全部合格,无禁限用农药检出。2019年和2020年,扩大检测范围和检测数量,分别抽检50个和70个样品,均检测58种生产常用农药,也未发现不合格样品。
2 存在问题
整体而言,灞桥区大樱桃产业体系还处于初级水平,虽然带给当地农户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和全国各地小众果业一样,面临诸多问题,制约了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2.1 标准化程度低 现行的3个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灞桥樱桃》(DB 61/T 518-2011)、《设施樱桃栽培技术规程》(DB 6101/T 83-2014)和《大樱桃栽培技术规程》(DB 6101/T 17-2014),在灞桥当地均未能较好应用,生产上缺乏统一有效的技术规程及产品标准,生产作业主要凭经验,技术随意性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新技术、新农药及设施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程度低,大樱桃果品质量难以稳定。
标准应用程度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标准更新缓慢,难以有效指导现实生产。以《地理标志产品 灞桥樱桃》(DB 61/T 518-2011)为例,该标准主要用于评价产品质量,限于发布时代等原因,其中农药残留指标仅涉及敌敌畏、毒死蜱、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多菌灵5个,既不符合目前我国樱桃生产登记农药硫黄、螺螨酯、哒螨灵、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噻苯隆、单氰胺共7种的情况,也与近年检出农药10种左右的现实有差距,与现实生产严重脱节。
现有标准体系不全,无法对生产销售主要环节进行规范指导,与近年外地新出的《甜樱桃采后处理技术规程》(DB 37/T 3687-2019)及《甜樱桃销售质量要求》(T/HBCC 004-2019)等相比,在全面规范大樱桃采收、预冷、分级、尺寸、安全要求、展示、标识、贮藏、运输、销售等要求方面,我们的标准制定工作严重滞后,难以指导规模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另外,现行大樱桃相关标准也存在区域特点不清、特有差异性品质指标挖掘不够、品质评价体系操作性差等不足,不利于大樱桃产业良性发展,不能助推区域品牌持续发展。
2.2 果园土壤管理水平低 土壤是大樱桃生产的基础,良好的土壤环境对于保证果品内在质量至关重要,也能有效减少农药肥料使用。
调查中发现,大樱桃根瘤病、流胶病等的发生蔓延与土壤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但当前果农普遍对此认识不足,带来土壤通透性变差、土壤污染、病原菌大量累积等问题,导致果品质量下降、病虫害频发、盛果期树势衰弱快等。
2020年4月,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对灞桥樱桃园203个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全区土壤平均pH值为8,属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2.4 g/kg,处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含量135.8 mg/kg,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为60.1 mg/kg和325 mg/kg,为极高水平;铜锌铁锰含量分别为1.3 mg/kg、2 mg/kg、13.6 mg/kg、16.8 mg/kg,处于较高水平。这个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明显超出果树本身需要,造成过量累积,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风险。
2.3 农药使用安全风险高 灞桥大樱桃近3年虽未发现不合格样品,但用药规范化程度低表现明显,质量安全风险高。除每年都检出其他区县未检出的农药外,检出次数占全市半数以上,禁限用农药乙酰甲胺磷也是在全市范围内的大樱桃样品中首次检出。
2018年检出农药8种46次(全市共抽样132个,检出8种农药96次),其中联苯菊酯、多菌灵、溴氰菊酯在其他区县100个样品中均未检出;2019年检出农药14种80次(全市共抽样80个,检出15种129次),联苯菊酯、氯氰菊酯、腐霉利和百菌清在其他区县30个样品中未检出;2020年检出农药12种91次(全市共抽样100个,检出12种131次),苯醚甲环唑、灭蝇胺在其他区县30个样品中未检出。
2.4 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重生产,轻流通”影响灞桥大樱桃产业化发展进程,销售时长和销售范围不但与进口智利、美国车厘子(可保质20多天)无法相比,也远不如山东、贵州大樱桃行销全国的现状。
目前灞桥大樱桃以西安市本地市场销售为主,大樱桃采后易失水皱缩、掉梗、褐变,常规手段货架期只有5~7天,虽然近年电商销售占比不断提高,但由于包装、冷链技术、物流网络体系不完善,主要还是局限于陕西省内市场,贮运水平低决定了灞桥大樱桃更多的是作为地域品牌来发展。
3 发展建议
随着周边蓝田县、铜川新区大樱桃产业的快速发展,灞桥大樱桃产业面临前所未有压力,但与此同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城市消费也为灞桥大樱桃提供了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更多机遇,对于高质量发展灞桥大樱桃产业,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为前提,有效带动生产专业化、销售精细化,增强灞桥大樱桃市场竞争力。
在标准体系建设上,一是要对现有技术标准认真梳理,及时修订和完善,使标准能够集成适应现代栽培模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二是新增关键环节标准,特别是苗木管理、园址条件、病虫防治、果品分级、采收贮藏、物流运输等专项标准,做到大樱桃产业链主要环节标准全覆盖,有规可依;三是提高标准的可推广性,在标准制定和修订上杜绝照抄照搬,要踏踏实实从地头做起,即使引进标准也要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否则再多再严格的标准也于产业无益;四是加强对农技推广队伍和职业生产者的培训,引导果农和从业者按标作业,以此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3.2 发展设施栽培 看天吃饭长久以来一直是灞桥大樱桃产业的痛点,2020年3月露地大樱桃受花期晚霜影响,坐果率低;5月成熟期又遇降雨出现裂果,红灯品种减产20%左右。
设施栽培不仅能促早熟、提品质,还能有效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大樱桃花期低温冻伤、遇雨裂果和防鸟防果蝇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
目前灞桥设施大樱桃仅200余亩,远远不能满足西安市场需要。有条件的生产者,应加强基础建设投入,推广大樱桃设施栽培;条件暂时不具备的,尽可能推广低成本的避雨栽培设施。
3.3 着力研发贮运技术 大樱桃需在采摘下树4小时内预冷,才能保证更长的贮存时间,经过标准的预冷,大樱桃货架期可达2~3周;贮存温度要求更为苛刻,最佳贮存温度是-1~0.5 ℃。而灞桥区目前没有一家企业或个人具备采后预冷、贮藏条件,大量果实集中上市,不但效益低,也不利于品牌建设。针对此,应尽早着力研发贮运技术,补上短板,使灞桥大樱桃品牌更靓、走得更远。
3.4 提升品牌内涵 农业品牌覆盖农业全产业链,体现着商品竞争力,也是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纽带。面对“灞桥樱桃”内涵主要限于标示产品产地的现实,着力打造商品的高质量与营销服务的专业化已成当务之急。
一是着力提升果品品质,注重果品分级,从生产和管理技术上提高优质果、精品果比例,适应市场对特色优质果品的需求;二是挖掘当地大樱桃文化,找准灞桥大樱桃特征指标,以此引导宣传和销售;三是培育专业销售队伍,规模营销,做好收购、贮藏、分级、包装,以及品牌运作和销售;四是强化品牌文化信息和产品信息服务,扩大品牌知晓范围,建立广泛营销网络。
特色果業效益高源于特点突出,在商品经济、物流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由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效益优势转变是特色果业发展必由之路,灞桥大樱桃产业只有紧跟时代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加强组织化运作,不断提高商品质量和内涵,才能长久保持自身优势,才能不被淹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于世锋,李菁,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邮编710077;王婷,西安市灞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收稿日期:2020-08-10